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新闻  >> 正文

福鼎:要素流动,串起乡村分散资源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东南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打造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福鼎:要素流动,串起乡村分散资源

台海网7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王婷婷盛夏,福鼎茶山如黛,纵横交错的茶垄风光旖旎,美如画卷。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近3万亩茶园正准备进入“托管”市场,为茶农解决后顾之忧、为茶企缓解源头压力。

“过去,大部分茶园由茶农分散管护,管理水平不同,茶青品质不一。采用‘托管’模式,可以构建生产、供销、信用、要素、市场一体化配置新方式,破解茶园的责任认领、生态管护、品质认证、利益联结等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青碧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2021年以来,福鼎市创新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机制,配套流转融资平台运营服务,集中整合盘活农村生产要素,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眼下,在做好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基础上,福鼎市进一步创新要素托管服务,在合作经济、信用机制协作下,激发产业链各主体能动性,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顺畅流动,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存货也能“置换”资金

夏日升温,茶休,人不休。连日来,承接茶园“托管”的福鼎市各村集体分别组织专业队伍统一为茶树除草、修剪、除病虫害,为来年茶叶提质增效夯实基础。

“目前,我们的‘托管’片区主要涉及点头镇、太姥山镇、白琳镇、店下镇等4个乡镇10多个村,通过精细化、科学化生态管护,更好地进行源头管控。”福鼎市农村资产资源管理公司总经理王莹说。

福鼎共有茶园面积36.2万亩,可采摘面积30.5万亩。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茶企自控基地、龙头企业产业联合体基地、质量安全企业责任认领基地等管理模式创新。如何把茶农的自有茶园化“零”为“整”,集中发展更高品质的有机茶、生态茶?“托管”模式派上了用场。

“托管”后,茶农免去了管理环节,村集体多了增收路子,市场有了更好产品。“经茶园生态认证和产品星级认证的福鼎白茶,将会在官方品质商城销售。”张青碧介绍。

看到福鼎白茶产业、海洋渔业、乡村文旅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社会资本、产业资本等蓄势待发。福鼎市积极探索茶园、白茶存货、茶企厂房、民宿等要素盘活方式,创新“渔排养殖贷”“渔船贷”“乡村振兴贷”“创业贷”等相关融资产品。涉农主体通过“农户茶园”产业资源要素获得融资,白茶企业以“白茶存货”沉睡资产“置换”流动性资金,乡村振兴带头人、非遗传承人、青年创业者等优秀人才劳动力获批创新创业资本金……

实施3年来,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已促成辖区11家金融机构创新63个金融产品,实现融资指数级增长,累计为全市25798个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授信超66亿元,助力农村16类生产要素流转盘活,为87个村集体流转集体资源性和经营性资产203笔,成交金额25872.50万元,成为福鼎市实现“百万村财 千万乡财”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研究出要素市场化风险管控与价值‘循环’转化的好路子,实现了金融机构合理、合法、合规扩大对农村产业资源要素进行金融赋能,无论是资本要素市场化,还是产业要素市场化,均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融合式发展下呈‘零’风险运行。”王莹说。

搭建平台流转有“数”

打开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要素登记、要素融资、要素流转、供需市场查询、要素评估等功能一应俱全,各类金融产品信息一目了然。涉农主体通过平台发起申请,平台连接部门,加速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从资产到资金、资本的盘活转变。

“我们升级平台功能与应用场景,运用数字化技术,将‘标准’和‘非标准’的各类资源要素进行数字认证、价值认证、流通认证,使农村资源数字化、资产化、市场化,推进要素链、供应链、产业链数据应用,打通市、镇、村三级和各部门、机构间关于农村生产要素与产业数据的应用壁垒。”王莹说。

以构建农村生产要素数字化平台和要素数据中心为抓手,福鼎市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强运营”三驾马车,促进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全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聚集,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六投资”,即百姓众投、政府引投、国企领投、实体主投、机构参投、基金跟投。

“今年,我们的任务是加快农村生产要素数据中心建设,将原本零散的数据整合,构建‘一个数据中心、两套保障体系、六类应用系统、七层数据云图’的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运行新体系,推动城乡要素市场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福鼎市城投、农村资产资源管理公司董事长吴宝日说。

吴宝日表示,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数字化平台”“农村生产要素流转服务中心”也将集纳不同领域乡村数据,涉及多个民生服务场景,推动乡村治理向“智治”与“智服”转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相关新闻
提升乡村颜值 铺展宜居画卷

台海网7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炜 通讯员 韩超夏海滨 彭海乐 文/图)人居环境“再整治”,美丽乡村“着新装”。7月16日上午,同安区2024年农村房前屋后整治提升三年行动现场推进会在五显镇三秀山村举行,进一步推动全区农村房前屋后整治提升工作。   会前,与会的区相关部门负...

优质产品服务下乡带动消费向上

乡村消费,关系经济发展,关乎美好生活。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文件提出,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下乡。支持开展电影、体育赛事、图书等下乡活动,推动优质文化产品进农村。   乡村消费正红火。2023年末,乡...

福鼎市沙埕港冷链物流项目完成建设

近日,福鼎市沙埕港冷链物流项目完成建设(右图),成为沙埕港新的地标性建筑。   据了解,福鼎市沙埕港冷链物流项目是宁德市重点项目,目前正全面启动招商,加速推动项目建设落地见效。沙埕港冷链物流项目总投资约2.35亿元,建筑占地面积9894.48平方米,是一个集冷冻、冷藏、加...

福建罗源:乡村“腾笼换鸟”焕发新活力【图】

  这是6月23日拍摄的福州市罗源县西兰乡国家级生态农场内的茶山(无人机照片)。   西兰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曾经以高污染的石材业为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将环境“痛点”变绿色发展起点,通过科技创新、落实财税等惠企政策,“腾笼换鸟...

全国规模最大冷藏鱼粉加工船在福鼎吉水

21日上午,全国规模最大的冷藏鱼粉加工船“闽福鼎渔冷09888”号在福建立新船舶公司顺利吉水。 据了解,冷藏鱼粉加工船是一种新兴的海洋经济业态,主要以捕捞渔获为原料,在海上直接加工成鱼粉、鱼油等高附加值产品。与传统的陆地加工模式相比,这种船舶可以极大缩短海上运输、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