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钉鼓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彭招波将竹钉钉入鼓内。人民网 李唯一摄
往霞洋村深处走去,只见十几个村民围着各自的大鼓,一边转圈一边钉竹钉。
“竹钉是我们的特色。这和铁钉不同,竹钉可以做到几十年不生锈,鼓的音色完全不受时间和气候的影响。”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钉鼓制作技艺在富溪匠心传承120余年,第三代传承人彭招波已经做了快50年的竹钉鼓。
独具特色的制鼓产业正在成为乡村发展、村民增收的新引擎。据悉,每年从这里手工制成的竹钉鼓可达百万件。
除手工制作竹钉鼓,霞洋村还制作推出腰鼓、拨浪鼓、徽章、手机壳、随身镜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霞洋村制作推出的拨浪鼓、随身镜、摆件等文创产品。人民网 李唯一摄
在富溪镇,各色非遗“百花齐放”,正上演着一场场乡村与文化的“双向奔赴”。
(来源:人民网 李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