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新闻  >> 正文

宁德市蕉城区:春来耕海投鲍忙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工人进行鲍鱼投苗。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投放鲍鱼苗的好时节。连日来,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海域水产养殖户们正抓紧时间开展鲍鱼投苗、喂养、分拣、装箱工作。

清晨,踏上三都镇青山岛海域鲍鱼养殖基地的渔排,空闲的鲍鱼养殖笼整齐排列,工人们先后开盖、投苗、关盖,逐一将网袋中指甲盖大小的鲍鱼苗投笼下水。

在这片海上养殖基地里,同时生长着不同大小的鲍鱼。工人们有的将养殖笼从水下拖上渔排架,根据鲍鱼生长情况投喂食物;有的则对成品鲍鱼进行分拣、称重、装筐,并组织运出销售。

“我们养殖以绿杂鲍、黄金鲍为主的7种鲍鱼,每天早上5点至10点时段投苗,春季准备投放1500万个鲍鱼苗。”渔户胡其秋说,3月至4月是投苗期,5月至6月便是鲍鱼销售旺季,因此春季不仅需要“播种良种”,更要积极“起货备售”。

三都镇已形成完整的鲍鱼产业链及规范的销售模式,鲍鱼养殖也成了渔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截至目前,三都镇养殖规模达3万余筐,年产量约7500吨,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

“三都港水体环境优良,先天养殖条件优越,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不断进行鲍鱼品种的培养升级,逐步延伸鲍鱼产业价值链条,扩大鲍鱼养殖的发展空间,助力鲍鱼养殖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带动渔民致富增收。”蕉城区驻派三都镇科技特派员陈庆荣说。(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余汕康 文/图)

相关新闻
福建宁德打造台港澳人才“联谊之家” 台胞冀交流促融合

“闽台都是一家人。”来自台湾高雄的苏裕盛3月27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对中新网记者说,宁德市是一座新兴的城市,也是一座年轻的科技城市,有很多地方值得台胞们去了解,“就业和生活环境都很好,来了就不想离开了。” 台胞苏裕盛在中新社福建分社融媒体中心(宁德)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宁德来了群“种花人”

在福建馨慧兰园艺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打包文心兰。 汤文娟 摄 春暖花开,山城周宁芳香渐浓。 时下,走进福建馨慧兰园艺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一片盛开的文心兰轻盈飘逸,状若飞翔的金色蝴蝶,令人赏心悦目。 两年前,奔着好生态,公司负责人余朝晖将基地扩展至周宁。如今,60亩大棚里培育的65万株文心兰越开越“美”,预计今年销售额可超3000万元。 这是周宁县将高山冷凉...

宁德:全省首创蛋鸭笼养技术 蹚出致富增收新路子

“嘎嘎嘎……” 3月13日,在福建满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蛋鸭笼养大棚内,鸭声起伏。 一大早,“鸭司令”张仕清就到包装车间捡拾新鲜鸭蛋。 只见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鸭子们在产蛋后,鸭蛋就会顺着斜坡装置,自动滑落到传送带上,并送至隔壁包装车间,由工人打包、销售。 ...

宁德:文旅融合 村美民富

畅游美丽乡村、领略山海魅力、体验畲族风情、感受红色文化……早春三月,春暖花开,宁德旅游市场如“春花绽放”,展现蓬勃活力。   山海资源丰富,地域文化独特,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宁德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在提升乡村旅游服务,丰富文旅产品业态、培育乡村旅游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激活乡村发展活力和动力,推动乡村振兴...

宁德小塘村:“安置房”建好6年 看得见住不进

▲小塘村村民拿土地置换的“安置房”已完工6年,却只能每天远远地看着,无法入住 ▲小塘村低洼处房子逢暴雨必淹 ▲《回购协议》约定:回购补偿采取以地换房的方式   台海网3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宁强 林子杰 文/图 部分图片由村民提供)宁德市区动车站东北方向一公里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