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叶雨欣) 12月19日,福建省社科联、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宁德实践基地主办,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宁德师范学院、宁德市社科联共同承办的“宁德篇章”理论研讨会暨“宁德学派”论坛在宁德举办。宁德市副市长郑忠辉出席会议并致辞。宁德市社科联主席、宁德实践基地副主任兼秘书长邱树添主持。
宁德市副市长郑忠辉、省社科联副主席陈文章、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照南、宁德师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魏远竹等有关领导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易,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郑传芳,暨南大学教授周正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郑保卫等省内外特邀专家作主旨报告。上海市社科联二级巡视员陈麟辉,福建省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叶善青,华东理工大学景观系主任、教授张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学教研部副主任肖剑南,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陈思敏,湖南省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调研员王启才,宁德师范学院副教授游天嘉,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文彬,宁德市委党校副教授兰光其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做交流发言。
2022年9月,“宁德学派”论坛征稿发布以来,论坛拟由福建省社科联、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实践基地主办、宁德市社科联承办。征稿启事一经发布受到全国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组委会共收到征稿论文近百份,涉及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28个城市、46个单位。其中还有不少中直机构,985、211高校等单位,受到全国主流知名媒体报道聚焦。
郑忠辉代表市委向论坛召开表示祝贺。他说,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宁德独特优势,深挖“理论富矿”,通过组织实施“新思想溯源工程”,培育壮大“宁德学派”,推出了《习近平扶贫“十论”》等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接连成功举办了《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四下基层”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等系列理论研讨会,为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贡献了宁德智慧。旗帜引领方向,思想照亮航程。希望宁德社科界、广大社科工作者,牢牢把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首要政治任务,从理论源点和实践起点上,深入研究阐释新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持续做大做强“宁德学派”,着力构建具有宁德特色、宁德风格、宁德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谱写“宁德篇章”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陈文章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福建考察,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对福建工作提出系列指示要求,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战略指引。我们要坚持一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宁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四个更大”新要求,紧扣“四项重点任务”,把打造“宁德学派”主动融入“高标准打造社科强省”的重要战略,主动把谱写“宁德篇章”的过程融入谱写“福建篇章”的全程,在谱写“福建篇章”中体现社科界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与会专家认为,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魂牵梦绕”的地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活水源头与实践起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策源地与练兵场,这是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这座新思想理论“富矿”,为构建“宁德学派”提供了丰厚的学习研究阐释土壤,也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性机遇。
近年来宁德市社科联通过讲坛报告会、社科课题研究规划、打造“宁德学派”等多种形式,做到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加强“宁德学派”建设,推动打造新思想理论高地,尤其率先启动了新思想全国地方探源,形成了全国首个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研究阐释新思想为主要特征的“宁德学派”。同时,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以致用,结合当前工作,争优争先争效。
论坛活动结束后,与会专家和记者先后前往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下白石镇下岐村进行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