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3日电(海峡导报记者 林子杰)“截至目前,宁德市社会福利中心和8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104个乡镇敬老院全部实现整改并投入使用,新建和改扩建61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0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135个农村幸福院,实现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11月3日,宁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向媒体亮出一份颇有份量的答卷。
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宁德全市户籍总人口35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66.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7%,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结构杂等特点。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家事”,更是“国事”。近年来,宁德市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连续七年把养老事业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和市对县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层层压实地方各级政府责任。同时,制定出台《宁德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发展养老产业,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宁德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重点抓好福鼎市名京老年康养中心、古田康乐家养老中心等一批民办养老项目建设;抓好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2020年以来,共实施三星级385所、四星级110所、五星级55所,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与此同时,养老床位、互助孝老食堂、社区居家养老专业服务、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机制等养老服务供给更加丰富。目前全市共建有各类养老机构103家,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8.7张;已建成579个互助孝老食堂,日均服务老年人15000余人,受到社会人士和老年群体的广泛好评。
补短板,既要补设施、设备等“硬短板”,也要补服务质量的“软短板”。宁德市积极实施医养结合融合发展,宁德市社会福利中心、福安市五福园等6个养老机构医务室(医院)取得医保资格,宁德市康复医院、屏南县医养服务中心等6个医疗机构通过民政部门备案,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10078张,护理型养老床位占68.5%。
下一阶段,宁德市将着力增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全面构建“居家有服务,兜底有保障,普惠有机制,市场有选择,邻里有互助”的“幸福孝宁”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广大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持续抓好“孝老食堂”建设,力争取到2025年底实现有需求的村实现全覆盖,把互助孝老食堂打造成闽东养老服务“品牌”;力争取到2025年底建成中高端养老项目1个、规模较大养老集团和连锁服务机构5个;争取到2025年养老护理型床位达到达到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