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11时,随着第一铲挖掘机的开挖,宁古高速前洋隧道进口左洞顺利进洞。这标志着宁古高速古田段建设中最长的隧道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特长隧道4638米,预计2025年2月贯通
前洋隧道全长4638米,属于特长隧道,进口端位于古田县卓洋乡,出口端位于古田县吉巷乡,是全线控制性工程,由中交二航局与福建省高速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建。
福建高速路桥项目负责人林德海介绍,前洋隧道地质主要为凝灰熔岩、花岗岩。项目根据隧道特点采用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初支喷射砼采用湿喷机械手作业,二衬采用智能二衬台车整体浇筑,保障施工质量。隧道爆破则采用逐孔起爆技术,有效控制爆破震动、噪声、飞石等,二次爆破量少,便于后续洞身挖掘。洞身开挖将分阶段采用CD法、台阶法、全断面法等三种工法,全面落实隧道标准化建设,预计2025年2月贯通。
特长隧道施工存在哪些难度?是否越往深开挖越难?
福建高速路桥现场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长隧道施工普遍存在3个难点。“首先是通风问题,随着隧道挖掘的推进,内部空气质量逐渐下降,此时作业环境通风条件十分关键;再者是反坡排水问题,随着隧道挖掘的推进,地下水越丰富,需要格外关注隧道抽水问题;最后是需要注意特殊和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安全,如高地应力地段、断层破碎带及有害气体地段,因此安全作业是重中之重。”
坚持党建引领 当好“开路先锋”
距离前洋隧道洞口不到300米处便是“红旗永不倒”的革命老村前洋村。红色热土传承红色基因。在宁古高速建设过程中,福建省高速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宁古项目部全面落实福建高速集团工地党建模式,抓实落细“六有、四亮、三化、双融” 工作模式(简称“6432”工地党建模式)。
“支部建在工地上、党旗飘在岗位上”。福建高速路桥通过党建统领,搭建多方联动体制机制,对内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对外争取民心,形成协商协同协作新格局,高效有序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效助推宁古高速建设。
聚力齐攻坚,铿锵勇向前。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宁德,昔日闽东民谣唱到,“公路绕山边,铁路沾点边,坐车老是颠”。作为闽东地区重要的交通网络与经济通道,宁古高速建成后,将助力宁德古田跃出山门连大海,贯通八闽筑金途。(记者 李雪梅 通讯员 梁碧/文 林子杰/图)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