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新闻  >> 正文

福鼎:“技改+智造”提质又增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我们的自动化设备贯穿全生产链,在节省一半以上人力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记者近日来到福鼎双岳工业项目区的福建领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6条自动化流水线正高速运行,可日产15万片新能源电池结构件,该公司PMC经理周鹏飞对记者说道。

由“制造”到“智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正给福鼎市企业带来全新的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工业能级。

在福建申达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超声波智能探伤检测仪全新上线,可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检测铸锻件缺陷。同时,新增6000吨锻压生产线,做优做精特种重型模锻钢、机械模具设计制造等。“以技术创新夯实质量基础,我们去年实现年产值6亿元,并获得20个创新专利。”生产负责人周继玮说。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盈浩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落户福鼎时,便从核心技术革新入手,自制和引进领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4条、大中型先进设备300多台,促进产品生产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年产圣诞球2.5亿个,并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年销售额超4亿元。

“能走在行业的最前头,支撑我们的是不断地技改提升。”该公司董事长周宗佑说。在数智化变革趋势下,该公司先后添置国际最先进的真空镀膜机,生产过程无废水、废渣、废气;改造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引进打盖机、插球机、描绘机;率先开展生产管理、外贸业务等数字化管理,实现自动启用、智慧反馈;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截至目前,已成功研发出工艺品行业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500多项。

“技改+智造”,提质又增效。近年来,福鼎市围绕实施工业升级工程,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课题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争取上级科技部门给予更多研发经费补助,对新认定的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星创天地进行奖补等,全力支持企业加速技改、智改步伐。

华益机电、友力化油器等企业自主研发配置智能机器人推进“机器换工”,改造升级柔性生产线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品品香茶业建设全国首创白茶密闭自动化仿生日光萎凋房智能生产线;鼎盛钢铁意大利阿维迪ESP轧制等冶炼新技术和生产线,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三条生产线之一……

2021年,福鼎市列入省、宁德市重点技改项目33个项目,新增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6家,15个项目获得省、宁德市技改设备补助。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范陈春 通讯员 王婷婷)

相关新闻
福鼎黄栀子产业:种下“黄金果”走出致富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眼下,在福鼎市黄栀子产业发源地之一的贯岭镇茗洋村,群山抱绿,栀林涌动,一颗颗“黄金果”缀在枝头,喜迎丰收。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茗洋村山野地头的热门话题。“打赢脱贫攻坚战,鼓足干劲翻新篇……”山坡旁,福...

福建福鼎举办两岸姓氏文化交流活动

福鼎市李氏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姓氏文化交流活动。 江婷婷 摄   中新网宁德11月22日电 22日,福建省宁德福鼎市李氏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加强两岸亲情交流、增强同胞心灵契合”姓氏文化交流活动,在鼎台胞、台属及李氏宗亲代表30余人参加。   “两岸是一家,是同一个祖先,同一条血脉。”台胞阮女士称,参加姓氏文化交流活动,让她更深刻体会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 ...

福鼎市沙埕镇:科技做支撑 增收动力足

福鼎市沙埕镇打破传统模式,实施玻璃钢撑杆紫菜养殖,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科技做支撑 增收动力足 初冬的福鼎市沙埕港寒意渐浓,眺望敏灶湾海域,蓝白橘相间的玻璃钢撑杆之间,接连成片的紫菜网犹如钢琴键,随着海浪起伏,奏响了美妙的丰收乐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今年沙埕镇党委组织...

福鼎滨海大道二期道路工程已基本完工

日前,福鼎滨海大道二期道路工程已基本完工。 据了解,福鼎市滨海大道工程是省重点项目,是福鼎市“东扩、南移、面海”的重要交通工程,全长10.69公里,路段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路宽40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线共设置10座桥梁,19个涵洞。 滨海大道北接站前大道,是福鼎老城区和海湾新城、点头、白琳组团重要的交通干道。...

福鼎:紫菜丰收

11月上旬正是紫菜收获季节,福鼎2.6万亩头茬紫菜全面进入采收时期,亩产量高达450~750公斤,养殖户迎来了大丰收。 连日来,在福鼎市沙埕镇大白露村、后岙村、敏灶村、黄岐村等养殖海域,紫菜采收船来回穿梭,忙于采收。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吴鹏 通讯员 蔡丽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