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新闻  >> 正文

畲族花斗笠:指尖上的非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美丽的花斗笠

吴孙存(右)与兰寿其一起编织斗笠。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花斗笠是畲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村民编织的畲族花斗笠,以其历史悠久、做工精细、设计考究、美观大方,居闽东畲族竹编工艺之最。

今年国庆节期间,许多人慕名前往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体验原汁原味的畲风畲韵,这着实让吴孙存“火”了一把。在他的手上,一根根竹篾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的畲族花斗笠。

从霞浦县城出发,一路向山而行,不多时便来到上水村。这里海拔350多米,山谷幽深,十分适宜竹子的生长。居住在此的畲民们凭借着智慧和巧手,开发出了众多竹制品。其中,畲族花斗笠以其历史悠久、做工精细、设计考究、美观大方,独居闽东畲族竹编工艺之最,历经百年传承的花斗笠编织技艺也赋予了此地浓厚的畲族文化底蕴。

在漫山苍翠欲滴的竹林里,吴孙存总能一眼就看出每根竹子的生长状态。而这,也是编织花斗笠的第一道工序——选竹。选好竹子,接着破篾、编织、装饰……从选材到制作,历经30多道工序,历时约一周,纯手工制作的花斗笠才能呈现在眼前。

吴孙存专业制作花斗笠已有18年。据他介绍,畲族花斗笠起源于畲族三公主的传说,亦称“花笠”,过去主要作为畲族妇女外出劳作、赶集或走亲访友时遮阳避雨的用具,后来则多用作饰品及畲族姑娘的陪嫁品之一。花斗笠因其独具民族特色的编织手法,在畲族灿烂的民间艺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水村曾成立花斗笠生产合作社,产品主要销往闽浙一带的畲族聚居区。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村里的老手艺人陆续辞世,花斗笠制作技艺面临失传。

2002年,吴孙存与师兄兰寿其向村中的兰兴佺老师傅拜师学艺,之后磨炼了整整两年,才学会独立制作一顶完整的花斗笠。师兄弟俩也成为彼此的良师益友,时常相伴于吴孙存家中边做斗笠边话家常。在不懈努力下,他们一同入选畲族斗笠制作技艺宁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拯救了这项濒临失传、工艺复杂的传统文化。

“畲族花斗笠的特色在于花色斑斓,为了使斗笠具有更强的装饰性,手艺人会在斗笠坯的基础上,以水藤系顶,各色珠子、绸带装饰,形成独具特色的美感。”吴孙存说。花斗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花”,整个斗笠以五彩九重细篾编织而成,其除外表艳丽夺目外,还会在两层斗笠间嵌入“虎牙”“云头”“燕嘴”三种特有的畲族文化图腾,寄托着对畲族女子最美好的祝愿。

看吴孙存制作花斗笠,不失为一种享受:原色篾条为主,染色篾条点缀,双手灵活地游走于竹篾间反复挑、压,其技艺之精湛绝非一日之功,纵横交错中编织出的是手艺人的耐心与热爱。柔软的篾条依然有着属于竹的坚韧,正如手艺人对竹编技艺的坚守。

竹编制品透露出的古朴韵味,已成为上水村人关于故乡最美的记忆,以竹为生、以篾为趣,这项指尖上的非遗技艺在一丝一缕间镌刻着时光的艺术、凝结着畲族人民的智慧。(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范陈春 通讯员 刘圣辉 文/图)

相关新闻
福建宁化加大投入助力畲乡产业振兴

图为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畲福韵竹制品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生产竹胶板。 宁化县民宗局 供图   中新网三明10月14日电 近日,位于福建省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的长潭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生态公厕完成基础开挖以及400米弱电管网入地工作;玉扣纸非遗传习体验中心主体完成封顶;民族学校中心...

“未来已来 福建游礼” 第五届福建文创市集启动

第五届福建文创市集9日晚在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启动,活动将持续至11月。本届文创市集以“未来已来 福建游礼”为主题,将陆续举办“福建非遗文创市集”“福文化主题市集”“大学生专场”“我的幸福之路”“闽台专场”等9个主题专场和周末常态化市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之旅。 福建文创市集是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打造的城市文创品牌,已成功举办了四届...

长汀非遗展示馆开馆

近日,长汀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在汀州府文庙正式开馆。一门门技艺、一件件非遗作品,让游客们在游览、观赏中,深切感受到汀州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非遗传承人的初心与追求。 据了解,该展示馆展示面积3500平方米,设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4个级别非遗项目的综合展示、实物展示、非遗项目体验区,并设有展示河田鸡、烧大块、粉干、姜糖等非遗食品的非遗超市。 长...

仙游:古老非遗焕发富民新活力

合作社农户在建青黛池搅拌,炮制建青黛。 眼下正是“建青黛”原材料马蓝上市的季节,在仙游县书峰乡的四黄、书峰等村,香格佳、天威、康承等几家建青黛专业合作社忙着加工马蓝。传统手工制作而成的建青黛,成了当地的富民增收新产业。 建青黛“土专家”黄镜平介绍道:“这绿油油的...

学子赴华安畲族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台海网7月27日讯 (通讯员 黄建和 林梦冰 记者 张雄敏)设立8个直播点,通过网络向广大网友推介乡村振兴中的大美畲寨,获得点赞数2.5万次……7月21日-25日,漳州市华安县高安镇坪水畲族村,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10多名青年学子在此开展以“青春实践畲韵浓,共绘团结石榴红”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