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23日讯 据闽东日报报道 日前,经过20余天育秧,福鼎市硖门乡斗门头村的秧苗长势喜人,达到抛秧条件。连日来,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开展抛秧工作,田间地头人头攒动,一派繁忙景象。
五年前,福鼎市祥宏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辅仓,得知斗门头村一带500多亩跳鱼塘因经营不善面临废弃后,便主动联系相关人员,承包了该鱼塘。
为了降低土壤酸碱度,陈辅仓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将跳鱼塘原有水抽出,重新打田、浇灌淡水……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土壤达到种植水稻标准。
“这两年每亩水稻产量可达800至900斤。”陈辅仓透露,按这两年产量,每亩水稻年收益1300多元。
废塘变良田,增产又增收。2018年以来,陈辅仓又承包了柏洋、青湾一带的跳鱼塘。今年,陈辅仓的“鱼塘良田”面积达到1500多亩,比去年增加了200多亩。
陈辅仓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增强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
“今年,我们打算种三季稻,早稻170多亩,其他种中稻。”陈辅仓说,“目前,合作社组织人员加快早稻抛秧,接下来,合作社重点做好田间施肥及管理工作,并着手中稻种植准备工作。”(闽东日报 郭晓红 夏岩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