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新闻  >> 正文

认领“一亩田” 福建屏南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新机制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新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开秧咯!”“一抛秧苗,社稷呈祥,政通人和;二抛秧苗,细作精耕,万亩根生;三抛秧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开秧仪式在福建宁德市屏南县屏城乡前汾溪村举行。

  当地50岁的农户郑振如告诉中新网记者,春夏农忙季节农民开始插秧,而第一天插秧也称为“开秧门”,农民们会举行祭祀、耙田、开秧等活动,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插秧体验受欢迎。 吕巧琴 摄

小朋友体验摸田螺、捉泥鳅等趣味农事活动。 林榕生 摄

“粮食安全,我来种田——‘我在屏南有亩田’第一届插秧节”活动前汾溪村分会场。 吕巧琴 摄

前汾溪村起锣开秧。 叶茂 摄

插秧体验受欢迎。 叶茂 摄

前汾溪村为24家宁德市直认领“一亩田”单位呈送认领牌并合影。 叶茂 摄

  当天,屏南县举办“粮食安全,我来种田——‘我在屏南有亩田’第一届插秧节”活动。在前汾溪村分会场,该村为24家宁德市直认领“一亩田”单位呈送认领牌并合影;举行犁田、插秧、走田埂、摸田螺、捉泥鳅等趣味农事体验活动。

  前汾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郑莉表示,前汾溪村得到20多家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众多社会团体、个人大力支持,在短短两周时间内,认领农田160亩,不仅带动当地农户种粮积极性,还增加了村民收入。

  为持续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1年屏南县创新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认领一亩田”活动,通过干部包干“责任田”的方式,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截至目前,共认领水田2423亩。

  据介绍,认种的党员领导干部承担种植水稻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成本2500元费用,并走进田间协调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承担种植的农户每亩田年产出不低于400千克干谷,所产粮食归认领干部所有。

  “今年推行‘我在屏南有亩田2.0版’,进一步完善从认领到配送各环节流程。”屏南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各乡镇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开展各类春耕、秋收田趣体验活动,让民众重温农耕生活,提高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在屏南县长桥镇柏源村一畦畦错落梯田上,村民们正荷锄作业,翻整地块,引水溶田插秧。

  “这里曾是一片撂荒地,由于柏源村地处偏远,村民种粮食常常歉收,导致村民大量外出务工,田撂了荒,慢慢成了一片芦苇荡。”屏南县长桥镇人大主席张长守说,如今这片地被认领了621亩,曾经丢荒的土地又变成良田。

  不仅柏源村,在屏南县各乡村的田埂地头人头攒动,一派繁忙复耕的景象,一片片闲置土地被复垦。2021年以来,屏南县撂荒地复垦4788亩,补充耕地386亩,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屏南县党员领导干部认种田块以集中连片耕作为主,开发了4个水稻种植示范区,因地制宜培育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形成更多乡村产业新增长点。如寿山乡白凌村发展稻田民宿、屏城乡南湾村发展稻田摄影等,并使用无人机、互联网、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举办各类农耕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宁德市市民陈女士说,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已经很难体验到田园生活和种植的不易,带着孩子们一起体验农耕活动,在泥土的芬芳中感受农耕乐趣,也可以让孩子切身领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真正含义。

  为推进“我在屏南有亩田”活动更好地实施,农业部门抽调农技专家组成农技服务队,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抓好农技保障;出资购置适合作业的小型插秧机等农机设备,降低种植户生产成本;出台各类奖补政策,加大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当地官方表示,通过这种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包干“责任田”的方式,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复垦种粮,推动种粮农民增收,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叶茂 林榕生)

来源:中国新闻

相关新闻
全国秋粮收购结束 收购总量同比增加500亿斤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昨天(12日)发布,目前,主产区累计收购2021—2022年度秋粮3705亿斤,同比增加500亿斤,全国秋粮收购顺利结束。   从秋粮收购总量看,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增幅16%;从品种看,中晚稻1326亿斤,玉米2331亿斤,同比增加391亿斤,是收购量最高、增幅最大的品种;大豆48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6省按程序先后启...

屏城“科特派” 做大“钱粮袋”

台海网5月5日讯 据闽东日报报道 连日来,在屏南县屏城乡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屏城科技特派团”团员忙碌的身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农民传授农业知识。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把水稻种植与文创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更鼓,走出一条“粮食生产+观光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屏城乡南湾村,百亩水稻长势...

沙县:种粮有奔头

台海网5月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东方透白,乡间小道伸向稻田尽头。不远处,白鹭舒展身姿,亮翅田埂。 在三明市沙县区高桥镇高桥村下龚片,陆克锦熟练地操作着水田平整机,机器尾部的旋耕犁具缓缓下降,按照设定的马力开始“打田”。作为合作社里的“农机达人”,从4月中旬起,他和社员们抢抓时节忙着春耕春播。 “以前用传统手扶拖拉机,要花一个月才能平整完这片140...

精心守护农业“芯片”

4月20日下午,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管理人员黄雪琦正在2号库种子库里查看种子的保存情况。 4月19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2号库干燥室的玉米种子。 4月19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2号库正在做发芽实验的玉米种子。 4月19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离体苗储存室内的马铃薯资源。 ...

福建屏南:做好“水”文章 让美丽乡村碧水长流

福建宁德市屏南县是革命老区县,福建26个重点苏区县之一,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被誉为“红旗不倒县”。自当地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群众身边的河流悄然发生变化:污染的河清澈起来,断流的河欢奔起来,一幅河畅、水清、岸绿的美好画卷呈现眼前。   河流成为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