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新闻  >> 正文

依靠创新 让大黄鱼鱼跃闽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讲述人:福建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 刘家富

这几天,看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开拓创新”总结为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我百感交集,觉得真是讲到了我们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心坎上。

  我从1985年开始从事大黄鱼的科学研究与产业研发。现在,大黄鱼已经成了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也成了振兴闽东经济的支柱产业。回想起来,30多年来能够持之以恒,都是因为保持着一股子创新的劲头。

  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我,打小就对海有着特殊的情感。1971年,我大学毕业后进入连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世纪70年代,由于过度捕捞,大黄鱼资源几近枯竭。急在心头的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决不能让这个珍贵的鱼种灭绝,必须进行人工繁殖,拯救大黄鱼。于是,我主动请求调往管理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的宁德地区水产局,负责鱼类养殖技术推广。

  1985年春,“大黄鱼人工育苗初试”项目在多方支持下终于立项,大黄鱼人工增养殖研究迈出了第一步。当时,水产科技界普遍认为,大黄鱼人工繁殖技术难度很大,也没有相关资料可借鉴,但我却顶着失败的风险,一头扎进科研之中。

  1987年5月,我带着团队用20尾野生大黄鱼培育的亲鱼开展分组催产试验,首创人工批量育苗的核心技术。此后,其他配套技术难关也一道道被攻破,1990年,终于实现了百万尾规模的大黄鱼全人工批量育苗!

  人工育苗的大黄鱼,一般用于放流增殖天然资源。能不能把它培育成海水鱼养殖新品种,让渔民养殖增收?质疑的声音又来了,但我坚持尝试。不久之后,我从个别生长特别快的大黄鱼个体中看到了养殖开发价值,并在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始了新的研究。“破船作住房,土坑为苗池,毛竹当水管,木塞做阀门”,数不尽的艰辛之后,我们终于在1995年攻克了关键技术难关,解决了养殖大黄鱼生长速度慢的难题,大黄鱼养殖产业化的希望,就在眼前了。

  紧接着,我们开始建设大黄鱼养殖产业化试验、示范与服务基地,并通过技术培训、技术与信息服务,积极推广大黄鱼养殖技术,终于在2000年实现了大黄鱼养殖产业化。此后,又不断创新技术,促进大黄鱼产业升级。

  开拓没有终点、创新没有止境。今后,我们还要针对大黄鱼产业链薄弱环节,不断进行机制与技术创新,努力建成独具我国特色的大黄鱼精品渔业。这是党交给我们的职责,也是我心头不变的追求。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李慧、赵明昊、高建进、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5日 07版)

相关新闻
连江放流27万尾大黄鱼

连江企业放流大黄鱼。   台海网11月7日讯 据福州新闻网报道 记者6日获悉,国能(连江)港电有限公司近日在罗源湾海域开展了2021年度增殖放流活动,共计放流大黄鱼等鱼苗27万余尾。   据悉,该企业近年来放流大黄鱼和真鲷共计561万尾,其中大黄鱼达525万尾。据了解,我省大黄...

奏响创新的时代乐章——致敬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自主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他们择一事终一生,在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在科技最前沿不断开拓,把科学作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   这些一线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谱写着一曲曲爱国创新的时代交响,彰显出科学家精神的蓬勃力量。   心有大我:科学要为祖国服务   他牵头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应用于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量子通信...

扎根基础研究 筑牢创新根基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全国科技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在神圣的人民殿堂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褒奖。沉甸甸的国家荣誉,体现了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更激励着全...

暖心瞬间!习近平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一起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我国科技界的年度盛事,会上颁发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更是中国科学界的桂冠。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关怀有加,多次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那些难忘的瞬间,深蕴着总书记的科技情怀,诠释着科技强国的伟大梦想...

广东省台办、省科协联合推动粤台科技工作者聚焦科技革命

广东省台办、省科协联合开展粤台科技交流合作深调研活动(图片来源:广东省台办)   中国台湾网8月16日讯 近日,广东省台办副主任黄兆芬,省科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范英妍一行前往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广州汇龙(信息)产业科技园调研,推动粤台科技工作者聚焦科技革命、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