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30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APP报道 10月29日,由福建社会科学院和霞浦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霞浦海洋文化研讨会”在霞浦县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以及福建省内高校、研究单位的50多位海洋问题研究专家,就中国海洋文明起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福建海洋文明贡献、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深入开展福建海洋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举办“中国•霞浦海洋文化研讨会”,是高端智库与地方政府联合办会的有益尝试,不仅能够提升智库研究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促进智库与地方政府互动发展,而且能够生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霞浦海洋历史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建设,助力霞浦经济转型升级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霞浦海洋经济资源丰富,海域面积有2.8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05公里、浅海滩涂达104万亩、岛屿411个,均居福建省沿海县份首位。湾区经济是霞浦的重要特色,已探明的海洋鱼类有700多种,滩涂生物200余种,盛产大黄鱼、海带、紫菜、刺参、鲍鱼等,年水产品总量40万吨以上,居全省前列,是我国著名的“海带之乡”、“紫菜之乡”、“南方海参之乡”等。(来源:新福建 记者 范陈春 通讯员 郑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