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发展建设中,归国华侨这一群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归国华侨踊跃捐款捐物。从防疫小组志愿者到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从前线医务人员到后方科研人员,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都活跃着归国华侨的身影。
“现在是回报国家的时候”
“您好,我是防疫小组工作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我们要接您去相应隔离点。”看到一名乘客出站,温声强走上前去,随后全程护送这名外地来宁德人员到达隔离点。这是发生在福建省宁德市宁德火车站的一个场景。
温声强是一名印尼归侨,年近六旬的他,却有着如小伙子一样的干劲。疫情暴发后,温声强主动请缨,成为宁德市防疫小组的志愿者,一如他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所做的一样。温声强的工作是负责接送外地来宁德人员到隔离点以及测量居家隔离人员体温。
从大年初三开始,温声强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在车上度过的。闷热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饥一顿饱一顿也变成了常态。他经常在深夜接到通知,去车站接送需要隔离的人员,回家已经是半夜一两点。面对这一切,温声强却笑着说,“相比医生、护士,我算是轻松的了。”
宁德市的新冠肺炎病例已经清零,但温声强一刻也没有放松。他在福州、厦门的机场与宁德之间来回奔波,接送宁德籍的入境人员。“有时候,一天中有10个小时都是在车上度过的,来回路程七八百公里。”温声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温声强说,最欣慰的是,人们都配合他的工作,自觉去相应的隔离点进行隔离。“当地政府安排妥当,隔离点的条件也很好,这打消了需要隔离人员的心理负担。”温声强说。
“在归侨危难的时候,是祖国接纳了我,当地政府也给予我们归侨很大的政策帮扶,现在是我们归侨来回报国家的时候。”温声强斩钉截铁地说。
结束采访后,温声强马不停蹄,立刻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杨 宁 赵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