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新闻  >> 正文

三十载熬制一碗“幸福茶汤”——寿宁县下党乡扶贫一线见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8月10日讯 据闽东日报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回信后,地处偏远的下党声名远扬,这几天的人气更旺了。

8日正午时分,下党村村道边的百口食堂门庭若市,后厨忙得不可开交。在农家菜上桌前,店老板王明寿会为客人先倒上一杯草药茶。

下党乡的扶贫历程正像是一杯草药茶,闻着苦涩,却品得出香甜。

上世纪80年代,下党乡是宁德地区4个特困乡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无五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

“没有路,只能靠肩挑背驮;没有灯,只好用火篾、油盏照明。”参与写信给总书记的王光朝老人说,当时的条件差,日子过得也苦,农民甚至不敢把猪养得太肥,生怕抬不出去。

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来到下党,现场办公,访贫问苦,受到沿途村民的热情迎接,他们挑来一桶一桶的草药茶、绿豆汤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解暑。

此后,习近平同志又两进下党,为扶贫工作留下殷切嘱托,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化为回信中所说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奋进动力。

1991年,下党第一条通乡公建成通车,下党电站投产发电,下党中心小学兴建新校园。随着乡亲们的梦想逐一实现,下党这个一穷二白的山区乡镇,终于走向蜕变之路。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的策源地和实践田——这里是下党!

在下党乡曹坑村,返乡创业青年蔡相安在葡萄园查看葡萄长势。 记者 林熙 摄 台海网8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幸福的喜悦,要与总书记分享。   6日,寿宁县下党乡,一封回信让乡亲们沸腾。   总书记回信了!   半个多月前,下党乡6位党员干部群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下党脱贫的喜讯,表达了对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感恩之情。  ...

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

福建日报评论员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殷殷嘱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要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必须深入实施乡...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下党乡群众在福州引起强烈反响

台海网8月8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记者 黄凌 叶欣童)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群众回信内容见报后,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回信精神,持续发力,在新起点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分类施策 实现稳定脱贫   “习总书记给下党乡群众回信见报后,我们立即召...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的回信在宁德引发热烈反响

王光朝是习近平当年第一次和第三次进下党的见证者,如今他开起“幸福茶馆”,迎接宾客,向他们讲述下党的今昔变迁。 记者 林熙 摄 台海网8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这两天,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下党乡亲的回信在宁德市引起热烈反响。宁德市干部群众迅速掀起一股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澎湃热潮。   “习总书记给下党乡亲的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对宁德、寿宁乡...

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

福建日报评论员 “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   滴水穿石,靠的是勇往直前、敢于担当的勇气。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需要党员干部涵养担当精神、强化担当意识, 一鼓作气,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