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位于闽浙交接的福建省寿宁县大安乡亭溪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四周群山延绵,风景秀丽,以往村民仅靠几亩薄田和茶叶维持生计。2013年以前,年人均收入仅有4000多元人民币,而到了2015年底村民人均收入上万元。而这一切的变化源于村里富硒富锌特色产业的开发。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进了亭溪村实地采访。
【同期】寿宁县亭溪村驻村第一书记 王仁翻
中国怎么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这个是第一个印象,因为下车的时候当时村庄标准的应该讲五六十年代的村庄,看过去没有希望了,给人那一种感觉,那现在老百姓碰到也会打招呼了,笑容也多了。
【解说】见到驻村第一书记王仁翻时,他正在村子中走访,2014年,王仁翻从福建省地矿局下派到这里,负责亭溪村的扶贫开发工作。
【同期】寿宁县亭溪村驻村第一书记 王仁翻
神秘亭溪主要是五个方面,一个它土壤,它全境的土壤总共山山水水都含硒含锌,第二一个呢这个村的长寿特别多,我们总共人口是1522人,那百岁人口有三个,然后90岁有11个,80岁有59个,长寿人口比较多,第三一个就是双胞胎多,400多户里面双胞胎有15对啦,第四一个就是亭溪这个村门啊,家家户户都不开正门,门都歪一点,开歪门,歪门邪道的歪门估计就从这个村来的,这是我们第四一个地方,第五个地方是它的水,我们都讲一江春水向东流,它这个村的水是向北流的。
【解说】2013年,省地矿局调查发现,寿宁有58.2万亩富硒土壤和68.8万亩富锌土壤,而且土壤没有重金属污染。硒和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人体中硒、锌主要从日常饮食中获得,因此,生态硒锌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源于此,王仁翻便鼓励村中年轻人返乡创业。
【同期】寿宁县亭溪村驻村第一书记 王仁翻
我们现在是抱着金饭碗到处讨饭吃,那我们就怎么样把土壤利用好,利用我们这个硒锌土壤怎么开发,那年轻人我们当时也不是说画一个饼,我们分析我们这个土壤有什么好处,在市场上怎么需要,完了之后呢陆陆续续年轻人回来到目前的话,我们整个村他们青年人回来,成立了四家的公司,两家的合作社,那他这些个体都是我们这个村的宝贝,我整天跟他们讲,我说你们就像一个原子一样,你们这个一裂变,就是带动一大片。
【解说】王仁翻告诉记者,通过两年的努力,如今亭溪村已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村中正在打造小车后备箱经济,不久的将来,一个休闲生态长寿村也将呈现。
记者 吴晟炜 福建宁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