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新闻  >> 正文

武夷山国家公园再添新物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东南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3日,记者从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鲁东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等单位,共同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了一个菌物新种——头囊靴耳。相关成果已在国际期刊《菌物杂志》上发表。这也是该团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以来,发表的第11个大型真菌新种。

头囊靴耳为靴耳属物种,菌盖白色,表面具半透明条纹,非水浸状,菌褶边缘光滑,担孢子宽椭圆形至水滴状,表面具不规则疣突。

据悉,国内对于靴耳属物种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该属物种子实体较小,宏观差异不明显,标本观察解剖难度大,可用分类特征较少,导致该属的分类学研究相对滞后。中国至今仅发表16个靴耳属新物种。

头囊靴耳在宏观形态上与大多数靴耳属物种差异不明显,但通过细致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析,证实该物种明显区别于已知种。头囊靴耳的发现,不仅是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又一补充,也是对中国靴耳属隐存物种多样性的探索。(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张辉)

相关新闻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本月起施行 依法守护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今年10月1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修订后的《条例》共7章62条,从理顺管理体制、规范规划建设、强化保护管理、促进发展共享、闽赣协同治理、落实法律责任等6个方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治理保护工作作了明确规定。近日,记者采访相关...

武夷山国家公园 实现“一山共治”

2024年10月1日起,全国首个省际协同立法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和《江西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同步施行,意味着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实现“一山共治”。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车盘保护站 工作人员 老马老马,你好。我们又见面了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洋庄保护站 工作人员 我们要开展联合巡护了,很高兴!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闽...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10月1日正式施行

为武夷山国家公园“量身定制”的《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今起正式施行。 9月29日,由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林业局主办,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承办的《条例》正式施行公众宣介活动,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南入口举行,助推《条例》“落地生根”,全力做好“护园”文章。 福建省、南平市、国家公园属地县市区、乡镇街...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10月施行

10月1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即将施行。这是全国首例针对“双世遗”国家公园的省际协同立法,创新性地解决了省际间存在的部分管理领域尺度不一、宽严各异的“一园两治”问题,也是闽赣两省协同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共保、共管、共享的最新成果。 2021年,武夷山国家公园成为首批正式设立的五个国家公园之一,也是唯一在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建立的国家公园...

全球新物种,2个!在三明这里发现

福建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又发现两个全球新物种: 绿黄红菇、天宝岩裸脚伞! 8月下旬以来, 两个新物种的发现成果 分别在权威刊物发表。 这是继永安青冈、天宝岩肿腿迷甲等 多个以天宝岩为模式标本产地的新物种发表之后, 天宝岩保护区上新的真菌物种。 绿黄红菇 廖金朋 摄 其中,绿黄红菇模式标本于今年8月27日发表于德国《真菌学进展》期刊,该期刊2002年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