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起,全国首个省际协同立法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和《江西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同步施行,意味着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实现“一山共治”。
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车盘保护站 工作人员
老马老马,你好。我们又见面了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洋庄保护站 工作人员
我们要开展联合巡护了,很高兴!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闽赣两省交界处,由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洋庄保护站和江西车盘保护站组成的联合巡护队在《条例》施行当天开展联合巡护工作。此次巡护的任务是防火和防范病虫害。
武夷山国家公园洋庄管理站副站长 马添福
福建江西两省都很期待这个《条例》出台,更加完善,也更加系统,也更加合理,规定了这个禁止行为同时也列举了很多可行的行为。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车盘保护管理站负责人 肖荘栋
有了法律依据,今后我们就像一家人来管理一座武夷山。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2021年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分属江西、福建两省,其中福建省域内面积1001.29平方公里,江西省域内面积278.53平方公里。
近年来,两省围绕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建设和管理开展了诸多协作,但在过去,比如遇到“驴友”迂回两省进入核心保护区时,谁来管?谁来罚?依据又是什么?诸如此类,都是问题。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车盘保护管理站负责人 肖荘栋
我们的管理体系存在差异,两省之间就是各自管各自的,想处理处理不了。
管理体制不顺、保护与发展矛盾、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摆在“公园人”的面前,这也是闽赣两省需要共同作答的“必答题”。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政策法规部三级主任科员 陈理君
原有的存在多头管理、交叉重叠以及省际间管理等问题困扰着我们,急需出台新的《条例》,才能破解“一园两治”的困境。强化省际合作,开展协同立法成为闽赣两省的共同选择。
2022年,两省启动相关立法工作,然而,南北走向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位于东南坡,江西片区位于西北坡,生态物种等大不相同。考虑到省际合作中的地域差异性,两省在制定《条例》时专门设置协作专章,对监测、科研、发展等予以明确,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允许开展的活动、相关处罚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让闽赣两省生态保护共用同一把标尺。同时,《条例》充分结合实际,体现各自特色,江西片区侧重保护黄腹角雉、黑麂、南方铁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原生性,而福建片区内有景区、茶园,所以对文化方面的保护传承作了专门规定,并提出要加强茶文化和种茶制茶技术交流。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管护科科长 袁荣斌
武夷山国家公园虽然地跨赣闽两省,但只有将其作为有机整体进行一体化保护,才能确保其得到系统、有效保护。《条例》着力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力求构建完善的两省协同体制机制,让赣闽两省在生态保护上共用一把“标尺”,切实推动“一山共治”。
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卢洪珍
《条例》的出台,是全国首例(针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国家公园)的省际协同立法,闽赣两省开启跨省生态保护新探索。不仅为武夷山国家公园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更为跨区域国家公园的有效治理提供了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