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新闻  >> 正文

遇见福建:边关宴里的烟火气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因“食”而动,为“吃”而游。福建南平市的光泽边关宴,以当地百姓流传的边关菜肴为原型,辅以关隘文化,关隘烟火气浓,让各地游客品位出独具特色的关隘文化和地道的光泽味道。

关泽边关宴。元喆翰摄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位于闽赣边陲、闽西北与江西交界处,地势高峻,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据《光泽县志》记载,唐宋元明年间,为镇守县境,抵御外寇入境而建关隘。立于县境四面高山险道上的“九关十三隘”是八闽一绝,这些关隘大多以村庄为依托,民众往来,商贾互通,形成了相互融合的边关饮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关隘已经毁损,或残缺不全,或留下遗址,或化为陈迹,但边关百姓的饮食习惯、风味小吃得以代代相传。

  光泽边关宴,不同于闽菜的清鲜,形成了咸鲜兼辣、口味浓厚的独特风格,有箪食“葫”浆(清炒纸皮葫子干)、黑云压城(咸笋干蒸腊肉)、枝叶关情(寨里白灼火龙果花)、素鳞北渚(浇汁棍子鱼)、红军渡桥(干坑红茶烤牛排)、金麟向日(炒臊子)等六菜,以及一汤“同粥共济”(黄精腌菜干米汤)和云际三脆(茄子干、豆渣饼、油饼)、团罗万物(文子)、茶骨花香(干坑红茶玫瑰汤圆)等三点心。

  光泽边关宴的每道菜都有故事。光泽县寨里镇太银村,过去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长期需要屯垦早战备物资,也衍生出以“干”为主要食材的菜品。

  村民王金珠一边切着葫芦片一边告诉记者,箪食“葫”浆(清炒纸皮葫子干)原义为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军队,引申村民用葫芦盛汤犒劳边关战士,后改良于清炒葫子干用做干粮配菜。

箪食“葫”浆(清炒纸皮葫子干)。元喆翰摄

  后来,葫子刮成片后晾晒成干,方便携带,非常适合作为干粮的配菜,让人吃到这道菜时唇齿回甘。

  葫子干又脆又甜。王金珠说,这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软糯的葫子干通过热油的翻炒,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在光泽,“捞饭”是招待贵客的一道风味汤羹。大米在沸水中翻腾,经过多次搅拌,形成米汤,米汤加入咸菜,这就是“同粥共济”(黄精腌菜干米汤)。

同粥共济(黄精腌菜干米汤)。元喆翰摄

  “墨红玫瑰”是光泽县止马镇的特色种植项目,当地人通过种植玫瑰花拉动周边旅游增长的同时,也用最古朴的手艺留住花朵最纯粹的味道。

  “茶骨花香的灵感,来自于我们干坑红茶独特的烟熏味道,然后以玫瑰花的清香配合在一起,能给我们味蕾带来不同的感受。”止马镇杉关村党支部书记寇裕华说。

  茶骨花香(干坑红茶玫瑰汤圆),采用新鲜采摘的玫瑰花制成玫瑰花酱,搭配止马本地种植的糯米包成汤圆,再佐以干坑红茶茶汤,吃起来甜而不腻、茶香四溢、花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  (张丽君 元喆翰)

来源:中国新闻

相关新闻
南平市举办夜话经济活动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5日,由南平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数字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外引内联,聚力打造3小时数字经济圈”夜话经济活动在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服务中心举行,重点探讨南平如何立足区位,加强与杭州、上海、合肥等高铁3小时直达城市的对接,通过引进外部数字经济优质资源、联合内部优秀青年力量的方式,助推南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外引”,大家提出要巧借“...

南平完成首例“公告即补证”

3日上午,家住建阳区水吉镇的戴女士在南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武夷新区分中心成功办理了全市首笔“公告即补证”业务,仅20分钟就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全新的不动产权属证书。 据悉,5月21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自然资源部关于第六批修改的部门规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暂行办法》两部部门规章相关条款进...

全省首条!南平一地开通免费农村客运班线

6月1日起,邵武市开通城区至城郊镇高南村的班车线路,这也是在我省开通的首条免费农村客运班线。 近日,在邵武市汽车站,一辆写有“邵武-高南村-南源寺(免费乘坐)”的班车正在等候市民乘车。这条班车线路,市民只需登车乘坐,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邵武市民 我觉得对我们都很方便,让我们平时周末出去踏青、游玩都比较方便的,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实事。 福建武夷股份邵...

南平一男孩玩网络游戏被骗近5000元!

暑期将近,孩子们在家玩手机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少中小学生也成为了“网络大军”中的一员,看小说、查资料、打游戏。孩子们玩得开心,但家长们却有点担心。特别是网络游戏容易令孩子们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和健康,面对复杂的网络游戏世界,孩子们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胡乱交友、高额消费甚至上当受骗。 真实案例 2024年5月30日,浦城县仙阳镇...

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落地南平 填补碳计量产业空白

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落地南平,填补碳计量产业空白,破解我国自主标准难题—— 高“研”值 “碳”新路 走出高铁延平站,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大厦赫然映入眼帘。 2023年8月,该中心正式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落地南平工业园区,成为我国第4个国家碳计量中心。 如今,这里已会聚近100名“双碳”人才,成立全国首个碳计量专家学术委员会,构建“空天地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