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新闻  >> 正文

乡味丨北苑贡茶复兴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中国辉煌灿烂的茶史中,发端于福建建瓯(古称建州)的北苑贡茶——“龙团凤饼”,曾是帝王贵胄与文人骚客竞相传颂的顶流茶品。这段辉煌的历史,让当地的茶人倍感荣耀。恢复失传已久的“龙团凤饼”(蒸青研膏茶)制作技艺,成为不少茶人的毕生追求。

  北苑贡茶久负盛名。宋徽宗赵佶曾在《大观茶论》中盛赞道:“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自南唐保大四年成为皇家御茶至明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废团改散”,产自建州的北苑贡茶流传长达四百余年。

  刘成龙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北苑茶)代表性传承人。1993年,他开始钻研恢复“龙团凤饼”制作技艺。根据古籍的描述和出土的宋代器皿,他在2006年试制成功“大龙团”,并在随后的几年间,结合出土的建窑建盏等文物,恢复了点茶技艺。

  现代茶人通过研读古代典籍复原的“龙团凤饼”。新华网 刘默涵 摄

  “我是个茶人,一辈子做茶,有义务和责任去研究、挖掘、传承蒸青研膏茶制作技艺。”刘成龙说。

  9年前,建瓯市建州北苑御焙贡茶研习所负责人刘瑞君在研读古代茶论典籍时,也立志要复原蒸青研膏茶制作技艺,传承弘扬北苑贡茶文化。在刘瑞君看来,复原北苑贡茶制茶与点茶技艺,最大的意义在于把存在于典籍中的抽象概念具象化。

  “我相信,这是我们骨子里文化基因的觉醒。”刘瑞君说。

  北苑御焙遗址留有一方摩崖石刻,诉说着往日荣光。新华网 刘默涵 摄

  建瓯市东峰镇曾是北苑贡茶的核心产区。这里还留存着北苑御焙遗址,一方北宋庆历年间的摩崖石刻,记录了当时官焙的盛况。东峰镇党委书记卢晓荣说,作为北苑贡茶的核心产区,当地政府与茶人深感责任重大,肩负着复兴北苑的使命。

  在地方政府与茶人的带动下,建瓯打响“千年建州·北苑贡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呼声越来越高。当前,建瓯正致力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建瓯市委书记周靖说,建瓯已研究制定了北苑复兴行动“1+5”计划,从遗址活化、讲好历史、振兴茶业、茶旅融合、对外交流五个方面发力,争创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充分发挥历史底蕴优势,做大做强特色茶产业。 (刘默涵 肖和勇)

  东峰镇曾是北苑贡茶的核心产区。图为东峰镇茶园一隅(无人机拍摄)。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特色民宿集群助力乡村振兴【图】

空中俯瞰浙江省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6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浙江省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以党建为引领,遵循“贯彻两山论、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实现共富梦”的发展路径,积极推动民宿集群发展模式,民宿集群由“村集体+农户”共同出资建设,首期建成...

漳州有了蓝碳司法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近日,东山县检察院蓝碳司法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启用,该基地设在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属漳州市首个。 据悉,下西坑村海域面积1.06万亩,是全县贝藻类吊样重点片区,主要养殖龙须菜、海带、牡蛎、鲍鱼等高碳固碳品种,海水养殖年产值超2亿元,是漳州市首个生态养殖村,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振兴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经测算,下西坑村海域养殖年度碳汇能力167...

“千万工程”开启未来乡村新实践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二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千万工程”持续迈向纵深,进入“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新阶段。浙江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未来乡村”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开启了“千万工程”新的探索和实践。 这段时间,由8个服务专班组成...

强化精准滴灌 金融机构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九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业内认为,意见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对金融机构支持农...

“千万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 造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推进实施“千万工程”。如今,“千万工程”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也探索出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