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新闻  >> 正文

“以竹代塑”引领绿色发展 福建建瓯再添“中国笋竹之都”新名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图为开幕仪式。 李南轩  摄

  中新网南平5月26日电    竹,一头连着低碳环保,一头连着产业发展。5月26日,首届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中国笋竹之都——福建南平建瓯市开幕。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瑞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上,建瓯被中国竹产业协会授予“中国笋竹之都”称号,意味着建瓯再添国字号新“名片”。

  2022年11月,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更好发挥竹子在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近年来,被誉为“中国笋都竹乡”的南平,立足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在“以竹代塑”道路上不断创新,全方位推动竹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图为“中国笋竹之都”授牌仪式。 李南轩  摄

  作为此次峰会举办地,建瓯有着“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火炬计划笋竹科技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特色农产品(笋竹)优势区”等多个国字号招牌。当前,建瓯正锚定“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发展定位,做强“一根竹”,持续加大科技创新金融扶持、产业融合力度,延伸竹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千亿林产工业集群龙头,成为全竹利用、绿色发展的典范。

  此次峰会以“小竹子大产业—以竹代塑‘竹’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邀请国内竹产业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以竹代塑”等内容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义强建议,要加快核心装备创新,突破竹产业智能装备瓶颈。 李南轩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义强在会上表示,竹林是天然的水库、高效的碳库、绿色的粮库、再生的钱库,发展竹产业对保障木材安全、助力乡村振兴、落实“双碳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他建议,要加快核心装备创新,突破竹产业智能装备瓶颈,引导工程机械制造龙头企业和竹加工装备企业协同攻关,破解竹材下山难问题;加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竹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竹碳汇新业态,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施;落实“以竹代塑”政策,细化“以竹代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以竹代塑”重点行业和产品,设立“以竹代塑”新产品和设备装备推广专项资金补助,大力扶持“以竹代塑”企业发展。

  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尹刚强则指出,近十年来,全国竹产业发展呈现蓬勃态势,竹产业日益成为地方各级政府重视,企业和民众积极参与的富民产业。在全国竹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福建南平可谓异军突起。南平竹产业资源丰富,体系较为完整,产业链不断延长,竹产品种类丰富且附加值不断升高,南平的竹产业未来可期。今年,国际竹藤中心与南平市政府共同孵化了“国际竹藤中心武夷研究基地”。国际竹藤中心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国际合作优势,围绕将南平竹产业打造为千亿产业的目标,贡献国际竹藤中心的智慧与力量。

  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5年,现代竹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优质竹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改善,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等目标。

  “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南平市已将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二级巡视员谢立安对南平竹产业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希望南平市继续发挥独特的竹资源、竹产业优势,扎实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希望家具、食品、工艺美术、日用杂品等消费品行业,加强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具有文化创新的竹藤休闲家居、竹材原料低碳制浆技术等产品和技术,推动竹产业创新发展。”

  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表示,当前,南平正制定竹产业千亿启动计划,统筹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文化、竹工艺的文章,努力从一根竹上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南平实践”。

图为签约仪式。 李南轩  摄

  为进一步营造“以竹代塑”的绿色发展氛围,峰会举办了“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国际竹藤中心武夷研究基地”“中国竹工机械产业基地”“中国竹产业协会竹家居与装饰分会”“全国‘竹林四库’建瓯示范区”等授牌仪式,并开展竹产业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此外,为助力竹产业发展,丰富竹文化内涵,扩展更大范围的工业设计交流,打造开放的网上工业设计平台,“中国·海峡”武夷竹产业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也在峰会上正式启动。首届大赛将以“竹·共生”为主题,启动过后,将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向全球开放征集优秀竹工业设计作品,且专设“以竹代塑”、全竹“茶空间”赛道。

  在持续两天的峰会时间里,建瓯还将举办中国竹业机械高质量创新发展研讨会、双碳背景下竹炭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中国竹乡”联席会、乡村振兴背景下笋竹产业融合发展论坛、笋竹产业成果对接会暨笋食品交易会等多场精彩活动。参加论坛部分人员赴圣象华宇居怡、大庄集团、双羿竹木、上睿机械、建瓯绿剑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来源:中新网 林玲 叶艺琳)

相关新闻
建瓯:黄腹角雉“盛装”示爱

近日,在福建省建瓯市梨山,一只黄腹角雉雄鸟肉角竖起,肉裙从喉部吐出,吊在胸前、上下甩动,“盛装”向雌鸟示爱。   黄腹角雉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雉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类“大熊猫”。   记者:梅永存 彭张青 郭圻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建瓯:有机茶因科技而“出圈”

站在建瓯市将军山海拔811米的山顶,只见脚下的茶山云蒸霞蔚,仙境一般。 上月,北京中创碳投科技公司的专家与建瓯市林业局技术人员来到建瓯市东峰镇记源村将军山有机茶园,开展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的研究;建瓯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来到将军山有机茶园调研有机茶园套种油菜生长情况。 将军山茶园的女园主黄爱珍、黄志华看到专家一拨又一拨地前来指导,不禁喜上眉梢。 ...

南平:一根竹撬动绿色富民大产业

南平探索“以竹代塑”,通过科技赋能和文创注入,将竹林资源点绿成金,去年竹产业产值达440亿元,为全国设区市第一—— 一根竹撬动绿色富民大产业 据福建日报3月18日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作为...

闽北高山观鸟记

一架架相机的“长枪短炮”从伪装网孔洞中伸出,瞄准10米开外的几块岩石,准备抓拍前来觅食的黄腹角雉。   这个观鸟点位于闽北建瓯市小桥镇海拔870多米的梨山山巅,山势陡峭、林木茂密、浓荫匝地、人迹罕至。   3月12日,十多名鸟类摄影师在当地“鸟导”周连生的带领下,天不亮...

神奇!福建建瓯人工林成了古森林博物馆

近日,越来越多游客来到位于福建建瓯市房道镇境内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探访“古森林博物馆”的奥秘。   据史载,元代至正十四年(1354年),乡绅杨达卿在灾年以“植杉一株,偿粟一斗”的办法救济灾民,营造了这片人工杉木林,并以杨家“风水林”为名封禁保护。经过6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