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新闻  >> 正文

数字邵武“元·和平”创新工程打造数字文旅发展新样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4月10日讯   “邵武是个好地方”“和平是块宝地”,2002年4月8日,时任福建省领导的习近平同志考察邵武市和平古镇,回望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古民居建筑群,他动情赞叹。同时明确指示:“全国古城镇很多,和平是最具代表性的,要充分挖掘史料,请最好的专家为古镇做规划,和平古镇值得好好的保护和开发。”

走过21年,邵武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嘱托,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2023年4月8日,数字邵武“元·和平”创新工程正式启动,以元宇宙数字科技手段赋能数字城市,拉开千年古城文化数字化的时代帷幕。

数字邵武“元·和平”创新工程发布会现场

本次活动由邵武市委、市政府主办;邵武市文体和旅游局、邵武市国建发公司、熵链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承办;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区块链协会、福建省网络直播协会、福建省旅游协会、元宇宙数字应用实验室协办。全场超万人观众齐聚邵武市人民广场,线上百万余人次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此次盛会。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数字邵武“元·和平”创新工程

全球首个数字祖先“黄峭公”发布

跨越千年,与虚拟数字人“黄峭公”进行时空对话。在发布会现场,“元·和平”项目成果之一——全球首个数字祖先“黄峭公”重磅发布,开启全球3000多万黄氏后人寻根问祖“数字之旅”。从和平元宇宙穿越归来的黄峭公气宇轩昂、神采奕奕。据介绍,在其栩栩如生的外表下,蕴藏着数字建模、动作捕捉、驱动渲染等最尖端的技术。

虚拟数字人“黄峭公”

邵武历史名人黄峭,字峭山,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自幼沉宏,有智略,官至工部侍郎。他鼓励儿子们不要久恋一方故土,而应志在四方,向外开拓。在其八十大寿之际,黄峭公将家产分成21份,每个儿子一份。除留下3个儿子外,其他的都迁居外地去开创家业。在送子出征的这天,黄峭公写了一首《遣子诗》,字里行间充满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不怕困难险阻的豪迈气概,这首诗也成为千万黄氏的“寻亲密码”。

《遣子诗》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千年古城打造“虚实结合”元宇宙世界

台海网4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今日,邵武市委、市政府将举办数字邵武“元·和平”创新工程发布会,正式拉开千年古城文化数字化的时代帷幕。   据了解,现场发布的数字邵武“元·和平”项目是由熵链科技承接建设,以保护“和平古镇”为起点,聚焦黄氏宗亲、古建筑、和平书院等特色,整合邵武市和平古镇文化旅游资源,融合AR/VR、区块链的数字科技元素,建设...

福建邵武市发展林下作物种植——生态更美日子甜

天还没亮,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的黄精加工厂内灯火通明,冒着热气的烘烤机旁,赵许能翻出手机里密密麻麻的订单信息:“今年订单暴涨!不赶工完不成嘞。” 黄精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养生食材。2013年,赵许能开始种植黄精,3年后种植面积已达千亩。到外地学习了黄精的加工技术后,他回到老家邵武市建起加工厂,黄精茶、黄精饼干、黄精面等产品接连出厂。渐渐地,周边村子跟...

寻闽味:藕饼毛豆

在福建南平邵武,色香味俱全的藕饼毛豆是秋冬时节里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食。人们习惯将脆嫩多汁的莲藕先做成藕饼,再与毛豆一起烹饪,藕饼鲜香味美,毛豆清脆爽口,丰富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供稿来源: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福建邵武:丰收图景美如画

深秋时节,福建邵武各地呈现出一派丰收图景。从空中俯瞰广袤的田野,风吹稻浪,金穗压枝,农田美景尽收眼底。   供稿来源: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邵武土地流转有新招

从播种、插秧到收割、烘干都有机械帮忙;早稻种植面积3万亩,超额完成任务;5700多亩抛荒地种上了粮食作物,落实面积超序时进度……截至目前,邵武市已流转土地16.32万亩,流转率达45.7%,生机勃勃的农业生产背后是扎实的要素保障。 社会化服务 “我们这里种田,穿着皮鞋都可以了!种什么,怎么种,播种、育秧、插秧等全过程,都由明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来承担。”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