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新闻  >> 正文

武夷山深处有1343座无名墓…他们是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一条赤色飘带

三块青石砖

一个编号

就标志一位红军长眠于此

……

福建省武夷山市张山头村

的竹林深处

矗立着1343座无字碑

这里曾是闽北红军中医院、

中共闽北分区委和闽北红军独立团驻地

曾多次发生惨烈战斗

据考证

1928年前后

中央苏区闽北红军中医院迁至此

在这个不大的村子里

曾同时收诊过两三百名伤员

张山头红军中医院遗址。武夷山市洋庄乡人民政府供图

由于伤病员太多

村民自发组织担架队、洗衣队

家家户户都是住院部

衣服、绷带洗不过来

还到周边的村庄动员妇女来帮忙

村民杨学文曾听奶奶说

当时担架队每天都会抬来很多伤病员

衣服都染红了河水

随着战事吃紧

村中青壮大多参军奔赴战场

照顾和护送伤员的工作落到了妇女肩上

时至今日

人们很难想象身材娇小、裹着小脚的苏区妇女

是怎样翻山越岭

越过最大坡度约七十度的陡坡

徒步35-100里路

日夜接力抬送伤员前来治疗

三块青砖,一个编号,一根红飘带,就标记一个墓冢。孙开彦摄

战争的残酷

加上药物的匮乏

导致伤员死亡率居高不下

因伤牺牲的红军战士们

只能就近埋葬在村子后山上

2019年,张山头红军墓群

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2月,首次大规模修缮工作正式启动

目前已修缮完成近260座红军墓

张山头红军墓群纪念碑

九十多年来,张山头的百姓们

一直没有忘记这些无名的英雄

每逢清明和中元

村民会自发到进山路口

或点上一支香、或对墓群遥拜

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

但你们的忠魂有人铭记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相关新闻
武夷山国家公园鸟类物种记录持续刷新

近日,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科考调查员在武夷山五夫镇发现一位“稀有客人”——白眼潜鸭。这一发现使得武夷山国家公园的鸟类物种达到398种。 白眼潜鸭属于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野生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近危等级,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武夷山:科技特派员指导绿肥种植

近日,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在欣怡生态有机茶山指导绿肥种植。近年来,武夷山市加大绿色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下,实施茶园绿肥套种(紫云英+油菜)模式。福建日报通讯员 邱汝泉 摄

省科技特派员培训班在武夷山开班

3月30日至31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省科技特派员培训班在武夷山开班。省、南平市和武夷山市科特派及茶企、茶农代表100多人参加培训。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老师们围绕武夷山茶树品种与生态栽培技术、武夷岩茶的品质化学研究、茶产业电商营销等方面进行授课,让学员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助力“三茶”统筹发展中的作用...

武夷山:“喊山”采茶喽

近日,闽北茶乡武夷山漫山遍野的茶树吐出嫩芽,武夷山当地茶农按照传统习俗陆续举行“喊山”仪式,开始生产春茶。 武夷山市是福建茶叶的主产区,目前全市茶山面积14.8万亩,茶叶生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来源:福建日报 邱汝泉 摄影报道】

武夷山迎来今年首趟跨省旅游专列,辽宁近900名游客开启“茶乡疗愈”之旅

鸟语花香,踏青赏景正当时。23日,发自辽宁的“中华国宾号”旅游专列到达武夷山,近900名游客开启“茶乡疗愈”之旅。 游客们乘坐“中华国宾号”旅游专列,沿着“黄山—九江—武夷山—角美—韶山”旅游线路,游览了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四省精华景点。在武夷山主景区,他们感受了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体验优良的生态环境。 沈阳游客王俊峰:“武夷山是我向往已久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