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走进南平市政和县镇前镇下园村,政和县仙园食用菌有限公司菌稻轮作基地迎来黑木耳采摘期,20多名村民分散在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黑木耳菌棒丛中,熟练地将菌棒上成熟的黑木耳摘下。 “在这里做工一天有130元钱。”正在基地务工的下园村村民刘绍秀说,就在家附近的黑木耳基地,每年可以给他带来2万元的务工收入。 在下园村,政和县仙园食用菌有限公司菌稻轮作基地占地60亩,种植黑木耳约60万筒,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根据黑木耳和水稻的生产周期,该基地通过菌稻轮作的模式,让“闲田”变成“增收田”。 “这批黑木耳是去年9月中旬下地的,今年4月初采摘结束后,4月中旬紧接着种水稻,等到今年9月中旬水稻成熟后,黑木耳又可以下地。”政和县仙园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新旺介绍,菌稻轮作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稻田减少了黑木耳细菌感染的风险,基地由此获得双倍效益,2022年,该基地种植黑木耳和水稻的总产值达400万元。 据了解,木耳种植项目是镇前镇贯彻落实政和县“五个万亩”现代农业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2022年,镇前镇充分利用高山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生态健康蔬菜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梨溪、际头、下园等村建成千亩绿色“小米香葱”种植基地、千亩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百亩菌稻轮作示范基地,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福建日报 |
26日,“政和白茶”高铁冠名列车在上海虹桥高铁站首发。据了解,本次“政和白茶”高铁冠名列车将以青岛为中心,深度覆盖山东、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区,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政和白茶。 政和是中国白茶之乡,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当地着力打造政和白茶品牌,把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举办政和白茶开茶节、斗茶赛等系列茶事活动,全力推动茶产业快速发展。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