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新闻  >> 正文

顺昌:稻田养鱼,走出一条乡村致富路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1月21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11月19日,走进顺昌县埔上镇河墩村西坑自然村的涂长辉的稻田,只见刚收割完稻谷的田边一侧鱼塘,涂长辉正放着水,塘里的稻花鱼已渐渐露出水面,扑打着浪花,他迫不及待拿网抓鱼,脸上写满了喜悦。此时的稻花鱼长得肥肥壮壮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正是上桌的美味佳肴。

养殖户涂长辉抱着丰收的鱼儿喜不自禁。(通讯员 徐华山 摄)

据了解,稻花鱼因长期放养在稻田内,食水稻落花而得名。其肉质细腻,刺少肉多,骨软无腥味,味道鲜美。每当到了这个季节,农民们收完稻谷,就会把稻田里的水放干,把田里的稻花鱼抓回家,拿来招待客人。从田里捕捉回来直接煮着吃,佐料多半是青椒和米酒醋,加汤煮成,特色是味道鲜美。吃不完的稻花鱼拿去卖,成为一年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近几年,顺昌县结合实际水域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以名优水产养殖为龙头,以池塘、水库生态养殖为重点,稻渔综合种养为突破口,建成全省最大、品种最齐全的鱼种繁育养殖基地和鱼种资源库,年提供常规、名贵、观赏、本土野生等苗种5亿尾以上。并与福建省淡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厦门大学、顺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四家单位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在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际下鱼种场开展溪河小型经济鱼类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交流实践点,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推动顺昌水产养殖高质量的全面发展。

科技特派员兰兴斌和养殖户交流丰收经验。(通讯员 徐华山 摄)

“我在西坑自然村承包87亩的稻田,今年秋粮丰收9万多斤,收入达13多万元。而稻花鱼每亩可产鱼达80多斤,收入可达1100多元,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我从前年的二十几亩扩产到今年的87亩,对稻花鱼的养殖充满了信心。”涂长辉如是说。

养殖户增收离不开科技特派员的指导。埔上镇市级专职科技特派员兰兴斌介绍说:“对养殖户我们从鱼苗鱼种的培育,成鱼的养殖技术,营养的需求,病害防控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技术保障,让养殖户放心生产,致富。”

目前,稻田养殖稻花鱼已经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全县一半的乡镇养殖,为乡村的振兴打开了一条致富路。

相关新闻
致富“黄金果”农民有“余甘”

溪东村民筛选余甘。 台海网1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余甘是漳浦县种植历史悠久的特色水果。这几年来,漳浦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余甘种植,走出了一条生态种植余甘果的致富路,余甘成为许多村民的致富“黄金果”。 “余”味无穷 余甘果又名牛甘果、油甘果,也有“油金子”之称,...

返乡养石鳞 松溪这名大学生寻找致富新门路

台海网11月4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棘胸蛙又称石鳞、石蛙等,常喜栖息于深山老林的山涧和溪沟的源流处,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近年来,由于人工过度捕捉,让本就十分稀有的野外石鳞变得越来越少,因其生长条件特殊,人工养殖比较困难,松溪县渭田镇董坑村的大学生周承杰正是看好了这个市场,回乡与父亲一道养...

【“飞阅”中国】福建泉州:秋意浓 稻花香

秋意浓,稻花香。福建省泉州市多地陆续迎来了秋收。   沉甸甸的稻子,在和风的吹拂下,幻化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传统的切割、脱粒、清粮等作业在田间一次性完成,稻谷颗粒归仓。金黄色的稻田与辛苦劳作的农人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秋收画卷。(刘默涵 林楷煜) 来源:新华网

两岸同胞在浙江衢州稻田品乐话传承

“我来大陆三年了,现在在做南孔祭乐的整理与新编工作,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特别有韵味,我们应该去传承中国的声音,发展当代的儒学音乐。”30日,在浙江衢州,台湾青彤乐坊创始人荣绍宇说。 30日,归田园——2021衢台稻田音乐思飨会在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黄坛口村举办,两岸同胞齐聚一堂,用舞蹈演绎江南乡村田间劳作场景,也用铜管吹奏传遍台湾大街小巷的民谣。  ...

建阳区回龙乡:稻花香里说丰年

台海网10月25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报道  近日,走进建阳区回龙乡浒洲村,成片的稻田里阵阵稻香,收割机在稻浪中来回穿梭。村民何富和看着刚收割完的稻谷满脸笑意,“现在水稻种植、收割都用上了机械化,省时省力,产量也提高了。” 近年来,回龙乡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