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新闻  >> 正文

政和:好生态带来好日子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8月3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4日上午,在政和县外屯乡稠岭村“素食人家”农家乐,经营者张荣炳正忙着洗刷石臼,爱人马绍凤在灶台前烧火,准备蒸做糍粑。“今天来了7桌客人,明天预订了6桌。最近受疫情防控影响,现在游客已经算是少的。”张荣炳说,“客人多的时候都忙不过来。”

稠岭村山高地远,山地多,耕地少。曾经,村民靠山吃山,砍树种菇,破坏了生态。经过20多年封山育林、保护生态,村里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张荣炳也从昔日“菇农”转型吃上了“旅游饭”。

守好绿水青山

上世纪90年代,政和号称“中国菇县”,那时家家户户种香菇,最高峰时,全县种植8000多万筒香菇。

稠岭村也不例外。“90年代中后期,家里每年都要做三四千筒香菇。”67岁的张荣炳说,做香菇主要原料是阔叶树,阔叶树粉碎后做香菇筒,做2000筒香菇就要用掉一吨多林木,这还不算搭菇棚、蒸菇筒的消耗。

张荣炳自己砍树种菇,也开拖拉机为村民拉木柴。“白天拉四车,晚上拉一车。那时候邻近乡村的人也常来砍树,满山都是人,树木几乎被砍光了。”

随着树木越来越少,当地终于意识到竭泽而渔不是长久之计。稠岭村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佛子山,海拔850多米,年均气温14摄氏度,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是天然氧吧、避暑胜地。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县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茶、竹等绿色产业,鼓励农民种植烟叶、高山蔬菜等经济作物,把森林保护起来。稠岭村随即划定生态林1.468万亩、天然林795亩,创建了省级生态村。随着生态变好,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也开始享受到好生态带来的红利。

稠岭村是政和县保护绿水青山的缩影。十几年来,政和每年砍伐林木不超过6.5万立方米,划定的52.39万亩生态公益林、47.55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去年,全县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070万立方米,是2000年的2.98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6%,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连续五年蝉联“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

催生旅游活力

2016年,张荣炳在村里开了一家农家乐,现在一年的纯收入达10万余元。村民张正福也从旅游发展分到一杯羹,他将山上种的梨、蜂蜜拿到村口的廊桥上,卖给游客。村民们发现,村里的绿水青山变成了“摇钱树”。

“您从杨源下高速,导航到稠岭只要半个小时,过来刚好到饭点……”稠岭村“天村云半间”民宿管理员范振花电话响个不停。

“今天来了8个泉州客人,都是冲着这里的好空气。”范振花说,虽然民宿还在试营业,但是入住率已达七成以上。

如今的稠岭村山清水秀,已是市三星级美丽乡村、省级旅游特色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村里陆续开办了3家民宿和3家农家乐。村民们从“砍树”到“护林”,从“卖林木”到“卖空气”,游客都奔着稠岭生态而来,一住就是好几天。

在政和,像稠岭这样的旅游资源并不少。全县有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47个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散落全县,一大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省级乡村旅游金牌村、省级乡村旅游村分布各地。

目前,以打造全域旅游为目的,政和县正串点成链,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佛子山景区游步道建成;红色教育基地即将投入运营;投资20亿元的洞宫红河谷项目有序推进。佛子山、洞宫山、石圳湾组成的政和旅游“金三角”已然成形……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生态优势,做好旅游康养产业,主动融入大武夷旅游圈。整合串联全县旅游资源,加快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开发,打造福州都市圈‘后花园’。”政和县委书记黄拔荣说。(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赖昊拓 通讯员 曾大龙 阮倩敏)

相关新闻
宿华:快手要和生态伙伴“共赢” 二季度创作者总收入超过百亿

8月25日,快手科技(1024.HK)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二季度,快手收入达191.4亿元,同比增长48.8%,全面超越市场预期。用户参与度和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达2.932亿,同比增长11.9%,同比增速季度内逐月提升。每位日活跃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环比增加7.7%。 在当天晚间的业绩电话会上,快手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宿华表示,加强...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与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应对气候变化 落实“双碳”目标 省生态环境厅与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台海网8月2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日前,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与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深化环境监测和预报、信息平台建设和资源共享、科学技术研究和重大项目攻关等方面强化合作,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水平。这是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与气象部门推进应对气候变...

华安高石村:吃“生态饭”走小康路

台海网8月2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漳州市华安县华丰镇高石村近年来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依托自身的生态、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让村民吃上“生态饭”,走上小康路。 “哇,有瀑布!而且山涧里的水好清澈啊。”周末,高石村又迎来许多城里慕名而来的游客到这里赏古桥、看古屋、感受小桥流水人家。 高石村位于华丰...

好生态催生“美好”产业

近日,步云乡梨岭村催花基地的花农正在打理即将上市销售的蝴蝶兰。 台海网8月2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上杭县步云乡凭借良好的高山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发展催延花期或花期控制的催花产业,通过“公司+农户”等方式,建立了300多亩蝴蝶兰催花基地,每年为漳州、厦门和广东汕头等地...

一组数字,看“绿色西藏”的生态颜值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70年来,西藏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不断提升   雪域高原上巍峨的雪山、清澈的雅鲁藏布江和高原湖泊……   所有这一切,每一帧都像屏保   绿水青山是西藏一张最美的名片   生态环境是西藏发展的一个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