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新闻  >> 正文

2021乡土建筑传习营系列活动走进福建聚焦闽北古民居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筹备已久的2021乡土建筑传习营——光泽站,5日在福建南平市光泽县司前乡毛家村正式开营。

  毛家村的毛氏六房古民居建于嘉庆九年,东侧墙体有10°左右的歪闪,需要纠偏。而不用拆除墙体翻建,直接将倾斜的墙体扶正,是闽北古民居营造中最具特色的技艺。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规避建筑遗产的拆除式保护,最高限度保护古建筑墙体本身及其蕴涵文化内涵的完整性。

  因此,本年度乡土建筑传习营特别举办了青年匠师培育计划——古建墙体纠偏培训。作为活动技艺传承的重要部分,启动仪式之前先行培训。这项古建技术培训由VAPD专项基金联合当地光泽县博物馆、光泽县文物保护维修中心以及毛家村村委共同举办,并邀请五位匠师,担任2021年青年匠师培育计划——纠偏营讲师,助力闽北传统匠作体系搭建,推动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和“工匠精神”走向年轻一代。

毛家村的毛氏六房古民居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供图

  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北古民居营造技艺(光泽)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毛景荣、以及罗来英、黄启銮、林祖煌、江木根师傅上台领取证书。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鼓励社会力量给工匠创造需求:“只要有房子可修,工匠的技艺就能传承”,“有了需求,技艺就能传承;缺少需求,把技艺存在象牙塔里,技艺就变成了文献,很难有生命力”。他表示,今年的传习营,可以说是一次社会力量助力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集中绽放,希望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力量参与的文物保护之路。

  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党支部书记罗毅表示,在对古村落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已成为核心任务,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树立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VAPD专项基金发起单位,上海秦森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施敏洲说,希望系列活动通过匠作技艺的传承,工匠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公众科普教育,带动周边规划、设计、营建、文化、艺术、社会、运营等多领域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

  传习营开幕的同时,在毛家村毛景厚师傅家举办的“栖居在大地上——闽北营造技艺展”也同期开展。展览展出了光泽毛家大木匠作谱系和毛景厚师傅及其爷爷、太爷爷等五代木匠的祖传木工工具,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和居民交流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供图

  此次传习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乡土建筑保护与发展专项基金(VAPD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和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博物馆共同主办,来自基金会、政府、企业、传媒等不同领域的数十位嘉宾出席启动仪式,与百余位志愿者、村民济济一堂,共筑遗产的保护传承,共叙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

  据悉,本次乡土建筑传习营系列活动为期15天(7月4日-7月18日),来自福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山东、天津、安徽、陕西、内蒙等地50余位志愿者参与其中,他们将在本土传统营造匠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毛家村四房祠堂古民居的修复,以建筑、环境、艺术、影像、人才培养多个角度,完成对毛家村乡土建筑和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展示、传承和推广。(记者 应妮)

来源:中国新闻

相关新闻
看乡村振兴中的罗源古民居保护传承之路

孩子们在洋坪村明清古厝感受国学魅力 台海网4月23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老宅爆改成为“网红”民宿,自媒体平台收获大量“粉丝”;荒废老屋成为文化艺术空间,培养了多名农民画家;古建筑变身书院,打造国学讲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罗源在推进乡村振兴过...

石狮夜景哪里看 漫步华山古民居

台海网2月24日讯 据石狮日报报道 燕尾脊、出砖入石的闽南古厝挂着红灯笼,在特制LED投光灯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加上农耕田地里的霓虹灯景观,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这就是华山古民居的夜景。   2月22日晚6:30,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记者来到华山古民居。渡槽入口因挂着特制LED投...

泉州古民居文物被盗案告破 “镇宅之宝”物归原主

台海网12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周小春)泉州鲤城西街赖氏后人赖夏生、赖映红兄妹,昨日从深圳赶回奉圣巷赖家祖宅,迎接两件失而复得的“镇宅之宝”回家。   奉圣巷赖家祖宅有一座三开间的红砖古大厝、一栋三层的番仔楼,主人一家于上世纪70年代初移居香港,祖宅久无人居住。11...

吴锡孝修复经通村古民居侧记:为了让老屋站起来活起来

台海网11月5日讯 据尤溪县融媒体中心报道 10月25日,天刚蒙蒙亮,吴锡孝就从尤溪城关出发,赶往他的老家梅仙镇经通村经济坑。这一天,他要陪同省建筑设计院的老院长及其博士生考察古民居。 “你知道吗,他们准备设计新型农村住宅,所以看得很认真,昨天已看过了,今天还要来。”吴锡孝自豪地说,近三年来,他的老屋拯救行动,使经济坑的6座古民居站了起来,而且越来...

福安大留村:千年古村的文化“烙印”

大留乡村记忆馆 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余欢 李广 摄 台海网11月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余欢 李广 文/图)秋冬时节,走在福安大留村的羊肠小道上,一路山高林茂、坑深水清、古风绕怀。放眼望去,村落中祠堂、庙宇、古井等古迹保留完好,古民居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