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19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报道 山南山北重重柳,屋后屋前处处梅。
15日,记者一走进邵武市下沙镇杨源村,就看见村口几棵杨梅树的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滚圆滚圆、红得发紫的“东魁”杨梅。
“自家种的杨梅,随便吃,别客气。”杨梅树的主人吴八妹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她家屋后的村民小公园中,三四位村民正坐在亭子里聊天,不远处的集体禽舍不时传来鸡鸣鸭叫,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就在眼前。
乡村美了 民心齐了
“以前的杨源村可不是这样,‘脏乱差’严重得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除了村里人,外人都不愿意走进来。”搬来几张小板凳,在干净整齐的小院中围坐,杨源村党支部书记张家财说起杨源村的“往事”。
杨源村是一个“年轻”的移民村,前身为邵武市下沙镇分站水库管理所,现有村民65户,221人,从全国9省30个县自发移民而来。2014年9月经邵武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建制村。
2019年以来,杨源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原先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鸡鸭乱跑、垃圾乱丢、污水横流的杨源村焕然一新。
71岁的老党员熊松林说:“现在环境好了,我家房前种的桂花、枇杷、杨梅可让大家羡慕了。朋友们来了,都说我住得不比城里差。”
“村里干净了,还得继续美化,要把绿化与村庄整治相结合,增绿又增色。”南平市委编办下派驻村第一书记黄林彬说,“村两委经过讨论,决定种树,即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边角地、荒山地等进行见缝插绿。”
黄林彬表示,种树作为一种低成本、可复制的改善乡村面貌的方式,可以产生优化生态、美化环境、重塑乡风、发展产业等多重社会效益。“在结对共建单位南平市委办机关第二党支部的指导和建议下,村两委到浙江学习,进一步丰富了‘一村万树’的内涵。”
经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杨源村决定在村民房前屋后、村庄边角地和荒山地种植黑炭杨梅,起到特色的美化绿化作用。同时,采取“公助组管民用”模式,由村集体提供果树苗和技术指导,在村民就近自留地种植杨梅、枇杷、橘子等树种,收益归村民所有。
在村里的支持下,53岁的陈才良种了20亩杨梅,从浙江仙居移民过来的他说:“我老家的亲戚就是靠种杨梅致富,只要管理得好,种杨梅的收入也是不错的。”
“小公园这块地以前是废置的宅基地,没有规划,很杂乱。通过‘一村万树’行动,盖了亭子,种上了花草树木,让人赏心悦目,村民们都很喜欢。”黄林彬说,“一村万树”扭转了村民观念,改变了村庄环境,提振了全村的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