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5日,在南平市松溪县花桥乡寺坑村招沙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扶贫车间里,一条全自动智能碾米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从碾米到包装都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有了这套机器,一天可以出米10吨,我们承接大订单底气更足了!”合作社负责人黄启芳说。
寺坑村海拔高、水温低、虫害少,是种植生态大米的绝佳场所。“寺坑生态大米,米粒晶莹剔透微甜软糯,煮的时候满屋飘香。”寺坑村第一书记李春芳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寺坑大米独特的品质,当地的农户沿袭传统的耕种模式,有丰富的种粮经验。
作为松溪县最偏僻的贫困村之一,寺坑村不足200人的村庄里贫困户有近120人。由于零散的农业生产和落后的发展观念,自然资源丰富的大山反而成为村民们通向致富道路上的阻碍。2017年,村骨干成员带领32户贫困户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流转了250亩闲置农田,开始探索生态大米致富之路。
如何让生态大米走出深山,合作社成立之初便试水借助互联网电商,发展共享稻田,把消费者和农民直接联系起来。“由消费者出钱,农民出地、出力,双方像朋友一样,共享互惠。”黄启芳说。此外,松溪县电商办还联合银行、企业、合作社等共同发起了寺坑生态大米众筹活动,通过认筹等形式,帮助贫困户们打开销路。
2月份,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春耕备耕工作,在李春芳的牵线搭桥下,合作社早早与贫困户签订粮食收购合同15份,并免费向贫困户提供有机肥10吨。“签了合同,就是吃下了定心丸,种粮的劲头更足了。”寺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大兴说,合作社以每50公斤180元的价格收购,高于市场价60元,亩产可增收500至600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如今我们不仅实现了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也提高了全村农业生产积极性,助推乡村振兴。”李春芳说。
找对了路子,脱贫致富更有信心。近年来,寺坑村积极引导农村发展原生态水稻种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借助县里的助农电商平台及对口帮扶的厦门港务集团等渠道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增加农户收入。如今,通过参加生态水稻种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生态大米成了实实在在的“脱贫米”。“下一步,我们将做好品牌宣传,拓展销售市场,让生态大米走出深山,进入千家万户。同时,带领更多群众通过种植生态大米,走上致富路。”黄启芳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