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南平新闻  >> 正文

南平:到建瓯赏“弓鱼” 看传承人秀技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弓鱼”绝技让师生们大开眼界。

台海网10月9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10月7日,南平建瓯市通济街道东溪村村民叶万义的鱼塘,又来了一批客人。小学生们把作文作业搬到鱼塘旁,领略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弓鱼”技艺。

叶万义是“弓鱼”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67年出生的他,12岁随爷爷学习这项技艺,风里来、雨里去,一晃就是40多年。他曾受邀到中央电视台现场录制建瓯“弓鱼传奇”节目。

“弓鱼”是一种奇特的绑鱼保鲜法,便于长途运输、贩卖,元朝末年开始盛行,流传至今。鱼农下塘捕到鱼后,立即用草绳的一端穿过鱼鼻扎紧,另一端绑扎在鱼的肛门下,此为“初绑”,而后放入活水中1~2小时,让鱼吐尽口中的杂物,将鱼鳃内的泥巴和粘住的浮游生物都清除干净;再在鱼的肛门上部用草绳绑住,此称作“复绑”,然后又放到溪中或活水中泡养1~2天,再上市。

由于“弓鱼”体内约增加了3%的水分,使鳃更湿润,与空气接触会进行一定的氧气交换,经放入活水中“吐故纳新”的鱼活的时间就特别长。酷暑季节,把“弓鱼”放在阴凉潮湿处,可活数小时;寒冷冬季,可活1天以上。传统的“弓鱼”,经得起离水运输,时间可达数小时甚至10余小时,当地曾广泛采用此法向外地运送活鱼。

如今,来建瓯的游客多会去观赏“弓鱼”。福建日报记者 魏永青 摄影报道)

叶万义将捕获的塘鱼进行“弓鱼”作业。

叶万义将鱼挑往村头。

叶万义(右)将“弓鱼”技艺传授给儿子。

初绑、复绑,叶万义(左)与帮手配合默契。

相关新闻
让养老变成一件幸福的事!南平建瓯推进“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改革

台海网10月7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老人“老有所养”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加快补齐养老事业短板,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南平建瓯市创新养老模式,积极推进“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改革,成效初显。 位于小松镇上元村的光大百龄帮·建瓯颐养中心,是建瓯市采取“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这个总投资1.2亿元、总占地70亩的现代化养老机构...

南平建瓯市立医院上榜中国县级医院300强

台海网9月21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县医院名单的通知》,并公布全国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县级医院名单,共有300家县级医院荣列其中。福建省共有12家县级医院上榜,闽北仅建瓯市立医院和邵武市立医院榜上有名。 据了解,2014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全面提...

南平建瓯成立全国首个茶产业科技小院

台海网9月1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魏剑生 叶秋艳)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福建建瓯闽北乌龙茶科技小院”举行揭牌仪式。这是中国农技协在福建省成立的首批5家科技小院之一,也是全国首个茶产业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成立,对提升建瓯乌龙茶品质、创名优茶叶品牌具有重要意义。该小院将依托成龙茶厂建立示范基地,以常驻研究生为纽带,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

南平建瓯举行中华北苑贡茶文化节祭祀大典

祭祀人员缓缓走向茶神庙广场 台海网9月13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徐园园 文/摄)  “天地人和,风调雨顺;茶神保佑,茶事大吉!”6日,中华北苑贡茶文化节祭祀大典在建瓯市东峰镇北苑茶神庙举行。庄严肃穆的祭祀典礼、精彩的文艺展演,引来了海峡两岸茶人共聚于此,祭拜茶神。 8时46...

南平建瓯市创新“接管通”信访工作机制透视

近日,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信访调解案件结束。在历时两年的支付后,来自外省的69位农民工都拿到了拖欠的11万元工资。事情缘起于两年前,南平建瓯市一位时任市领导下到乡镇接访时候接到的信访。 如今,这项称为“下访”的制度成为建瓯市“接管通”信访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访制度中,每月建瓯市四套班子领导要深入到挂点联系乡镇(街道),上午安排接访,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