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南平风貌 罗光耀 摄 三元林产经济园 罗光耀 摄 7月17日,南平市与北京市东城区签署缔结友好区市协议,以“武夷山水”品牌推荐为契机,让更多南平优质绿色食品、文旅精品、生态产品走进北京,实现两地合作共赢。黄杰敏 摄 美丽的水美城市光泽 刘石福 摄 顺昌县通过森林生态银行,岚下国有林场在林下培育闽楠等名贵苗木,迈向高质量发展。 钟兆全 摄 台海网8月2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部分在闽全国人大代表赴南平调研。代表们充分肯定南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互促,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南平调研,要求“发挥比较优势,走有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南平接力探索一条生态高颜值、发展高素质的绿色发展新路。 作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南平被誉为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后发展、欠发达的矛盾也很突出,守着“金饭碗”受穷。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南平一直在孜孜不倦探索。特别是2016年10月南平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确定“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绿色和创新同频共振。 以绿色为底,把“青山变金山”的着力点放在选准做优与生态资源相得益彰的绿色产业上,因地制宜确定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互促的路子;以创新为径,紧扣绿色产业发展,以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三项创新”点绿成金,实现“两山”转化破题,为生态资源富集后发展地区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地方样本。 ![]() 相关新闻
![]() 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桐木村一带生态景观(8月23日无人机拍摄)。 台海网8月25日讯 据新华网厦门报道 位于福建省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是“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人们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 新华社记... 台海网8月24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报道 记者从南平市交通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截至8月19日,南平市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理赔认定金额为4182万元,目前到位4042万元,约占全市投保金额1449万元的288.61%。 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是农村公路抢通修复、灾后重建的有力资金保障。今年农村公路灾毁情况是全市交通系统推广农村公路灾毁保险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入汛以来,我市连续遭遇... ![]() 8月21日,游客在武夷山市兴田镇南源岭村农家饭庄用餐。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南源岭村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集民宿、餐饮、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特色产业,打造“漫游小镇,欢乐乡村”。如今,这个只有246户人家的村庄已开办民宿158家,餐饮31... 台海网8月23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徐园园 王鹏靖) 8月16日,南平武夷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和城市管理局执法人员依法对停放在市区一些路段的无牌共享电动车进行暂扣。据交警部门介绍,哈啰共享电动车从今年6月底逐步进入武夷山市,由于车辆未审批、未上牌、存在隐患等原因,从本月起,武夷山市公安交警和城市管理局全面开展共享电动车专项整治。 “根据电动车管理办法... 台海网8月23日讯 据闽北日报报道(林梦琳 林秀桂) 8月21日,南平市延平区发布科技特派员团体系列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当前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唯一可以查询到的科技特派员团体标准。《标准》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其发布和实施将进一步规范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促进科技特派员服务整体水平提升。 1999年2月,南平提出“科技特派员”概念,20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