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美丽福建  >> 正文

海丝原点 文脉绵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9月2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一座山,海拔不过百米,却是海内外几千万闽南人心灵的文化祖母山。

一座山,草木无奇,岩石不怪,洞穴不幽,却无石不刻字,无处不藏着悠悠历史典故。

这里的建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60年的闽西南首邑——东安县。九日山下的这个古镇,至今仍被称为丰州古地。穿越漫长时光,一山、一江、一县、一郡,河洛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美好相遇,碰撞、交织、融合,催生了璀璨的闽南文化,并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海丝流播到遥远的海外。所以,九日山不只是闽南文化的祖母山,亦是海外闽南人万里乡愁原点。

公元4世纪,北方五胡乱华,晋室南迁,晋人陆续迁徙向比江南更南的浙南闽南粤南。流过九日山下的南安江,因晋人聚居,始有晋江之称。

闽南语,闽南文化,闽南籍千万华侨,从此与这个小小的山,结下千丝万缕的关系。

东峰姜公辅、西峰秦系、葵山韩偓,让这座貌不起眼的山包,烙下大唐文化的深深印记。

蔡襄、王十朋、朱熹、真德秀,用脚步丈量山的脊梁,用文心刻画山的灵魂,用大儒的眼神,让这座山闪耀古老华夏的诗哲之光。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从九日山走起,把求真重商的自由思想播向九州。大书法家张瑞图,也从这里走向晚明政治舞台的中央。

明清交替之际,南安人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宝岛,其衣冠冢就埋在九日山下。

九日是重阳,是北望中原汉人故地的纪念日。

九日山是汉人南迁的驿站,是向更南海波眺望的起点。

风从山上来,帆向江面起。万里海丝,从山脚的金鸡古渡起航,越过浩瀚泉州湾,越过海峡,漂向更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丝文化,如锦如缎,如云蒸霞蔚,从中国的海岸,逶迤延至东西列国。

九日山见证海丝名城泉州的历史变迁。从此山向东绵延,清源山、东岳山、大坪山、桃花山、鹧鸪山,连绵山岭,似断还连,串起来像一条鳞光闪闪的巨龙,飞向晋江洛阳江一起入海的泉州湾。自晋唐以至宋元明清,中国历史鲜活生动的记忆,都在这条龙身上留下依稀痕迹。

岁月不居,山河如梦。多年前,我陪一位退休的海外华人教授登上九日山,他北瞰南眺,神情激动,不无动情地说道:“登上九日山,就找到闽南文化的源头,就接上中华文化的轨迹!”

教授的感受,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的印象,不谋而合。那是1991年2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员30余人,到达九日山,亲眼目睹了历史遗迹,留下了西峰摩崖石刻群最新也是唯一的一方英文石刻。译成汉语如是:“在九日山最后一次祈风仪典之后七百余年,我们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员,乘坐阿曼苏丹提供的‘和平号’考察船来到这里。作为朝圣者,我们既重温这古老的祈祷,也带来了各国人民和平的信息,这也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研究项目的最终目标。为此,特留下这块象征友谊与对话的石刻。”

这方石刻,是九日山最年轻的一方石刻。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到日本的大阪,进行整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察,考察之后,他们认为九日山是最有意义、最具价值的一站,所以留下了这方考察纪事石刻文字。石刻底下烙着考察团每位成员的亲笔签字,所以有人说这是一方世界级的石刻,此说一点都不为过!

该石刻也是福建省从古至今规格最高、最隆重的一次外事活动的见证,联合国考察团几次来九日山,看到九日山的摩崖石刻保存完好,都竖着大拇指由衷地赞叹“VERY GOOD”!

九日山记载了向海而兴、开放包容的历史。从这里出发,曾经风帆桅尖,尽染海丝云影。从这里上溯,中华文脉源远流长。古老的祈风仪式,一度失传,今又重现,庄严神圣,再现当地人对海丝文化的崇拜、呵护和悉心传承!2021年7月,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在内的22个海丝遗址组成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九日山,一座差点湮没于历史尘烟的文化名山,从此重返世人的视野。

在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我们从世界大历史的眼光视之,九日山绝不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山。它的每块石头,每个摩崖刻字,每尊石雕的佛像,都是一段温馨的历史,一朵文化的奇葩。在申遗成功后,做好保护这座山的文章,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留住我们的乡愁,传承千年来向海图强的传统,赓续弘扬满满的中国文化自信。

相关新闻
“第十七届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暨海峡两岸(厦门)闽南语音乐大奖赛”启动

“第十七届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暨海峡两岸(厦门)闽南语音乐大奖赛”19日在厦门启动,福建赛区和台湾赛区同步开展海选。   主办方介绍说,本届双歌赛与“2023世界闽南语金曲颁奖盛典暨海峡两岸闽南语音乐大奖赛”两大品牌创新融合,例如在双歌赛年度巅峰歌会上,由海峡两岸闽南语音乐大奖赛优秀选手演唱双歌赛福建赛区和台湾赛区前五名的优秀作品;同时,首度在厦...

闽南语双歌赛启动闽台赛区同步海选

台海网9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昨天下午,第十七届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暨海峡两岸(厦门)闽南语音乐大奖赛启动仪式在厦门市文化馆举行。本届双歌赛与“2023世界闽南语金曲颁奖盛典暨海峡两岸闽南语音乐大奖赛”两大品牌创新融合,首度在厦门与台湾同步开展海选,并将于2023年厦门市民文化节期间,配套举办年度巅峰歌会、优秀曲目街头展演等活动。   ...

传承乡音乡情 从娃娃抓起

▲诗词闽南方言吟诵比赛(华昌小学供图)   台海网9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芯谊 通讯员 郭珏莹 李敬华 方绿璇)厦门市华昌小学始建于1946年。这所77岁的老校是湖里人心中“家门口的好学校”,不仅因其“以人为本,和谐尚雅”的理念,还因其“崇德乐学,和谐奋进”的校风。华昌...

国台办新任发言人陈斌华首次亮相发布会用闽南语问好 寄语“共同努力增进两岸了解”

资料图: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9月13日上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斌华作为国台办发言人首次亮相与媒体记者见面,并就当前两岸热点议题回答了提问。   “各位亲爱的台湾乡亲序大(意为长辈)、兄弟姊妹,大家...

76名“海丝”青年福州寻迹“海丝”文化

中新社福州8月19日电 (记者 闫旭)“‘一带一路’建设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解不同文化、发展新技能和建立长久友谊的机会,”中国海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籍研究生Riyana Yasin19日在福州说,“它还为创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会。” 8月19日,“海丝好年华——第一届‘海丝青年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