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县域经济,福建何以成“弄潮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县域”,正成为福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风口面前,如何尽快“上车”?2日,《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透过各类数据、案例,回答了县域经济发展时代之问。

在辽阔的八闽大地上,各地资源要素各不相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县域发展需先锚定目标,方能踩足“油门”驶向“快车道”。

此前,我省认真研究、梳理确定县域重点产业链164条,其中,确定1~2条重点产业链的县域63个,确定3~4条的县域20个。“福建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83个县域已全部成立工作专班。围绕重点产业链编制招商图谱、精准招引上下游企业,促进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县域重点产业链集聚,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省一盘棋’发展格局。”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白皮书》提到,福建对全省83个县域进行综合分析,推动四类县域精准定位、分类施策、差异化发展——

一类县域产业能级提升、发展势能增强,领航作用更加突出。涵盖晋江市、蕉城区、长乐区等7个县域,主要分布于福州泉州宁德等沿海地区。确定了24条重点产业链,集中发展锂电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纺织鞋服、石油化工、食品、不锈钢等传统优势产业。

二类县域工业基础较好,布局更加合理,产业规模较大,创新水平提高,在众多细分领域竞争力增强。涵盖海沧区、翔安区、上杭县等11个县域,主要分布在厦门漳州、泉州等沿海地区。确定重点产业链27条,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食品加工等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例较均衡。

三类县域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发展潜能进一步释放。涵盖新罗区、三元区、福鼎市等46个县域,县域数量占全省的55.4%。确定重点产业链87条,主要以机械装备、冶金、食品、纺织鞋服、工艺美术、建材、竹木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部分县域正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物联网、新型显示等产业新赛道。

四类县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涵盖宁化县、光泽县、清流县等19个县域,主要分布在三明南平、宁德等地市。确定重点产业链27条,主要以食品、竹木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部分县域依托农林、矿产资源发展的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一些中心城区发展旅游、商贸、金融等。

拉高“长板”,打造“跳板”,一年多以来,福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一座座小城“蝶变跃升”——

看,县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青拓特钢牵头组建省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成功轧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0.015毫米超薄手撕钢;明溪县建立了“上海人才飞地”,实现了“研发在上海,生产在明溪;

看,强企建链实现协同发展。宁德市蕉城区依托宁德时代吸引了80多家上下游企业落地,实现锂电池产业85%以上的原材料就近配套和采购;光泽和浦城“牵手”构建圣农白羽肉鸡产业链、长乐恒申集团在连江建立了申远新材料产业园;

看,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智改数转”步伐。福建实施“千员万企”数字化诊断专项行动,累计诊断企业近9000家;长乐区打造AI花边瑕疵检测平台,瑕疵识别准确率在95%以上,整体效率提升2到3倍;

看,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载体正加强建设。晋安区打造了“工业上楼”光电产业园,“向上”要空间,容积率从1.7提升至3.0;借鉴仓山区打造的“精准匹配,仓山锐捷网络智能制造都市工厂节地模式”,推动园区资源利用提质增效;

……

发展县域经济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往往需要全局和长远的眼光,不断地创新发展思路并勇于实践。福建进一步细化集群牵引、链条串联、龙头带动、专精突破、融合发展等五条路径,奔赴更为灿烂的新征程。

加速强链建圈,创新集群治理模式、提升开放合作发展水平、布局建设集群创新平台,壮大块状规模,构建起共生共赢型产业合作新生态。如,依托现代纺织鞋服、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制造、绿色石化、锂电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牵引带动相关县域重点产业链融入集群生态圈,壮大块状经济规模,提升产业集群核心区和协同区产业能级,实现互利共赢等。

注重差异协同,培育壮大区域性产业链条、打造标准化产业发展载体、搭建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共享平台,加快聚链成群,持续培育壮大区域性产业链条。如,以福清市、连江县、同安区、东山县、诏安县等县域为重点依托,开发新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功能食品和高价值产品,做大做强闽东南果蔬加工集聚区等。

推动串珠成链,强化以链带片,壮大重点龙头企业、构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上下游协作体系、实行龙头引领“链式改造”,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如,以宁德时代为龙头,带动福鼎市、屏南县、霞浦县、罗源县等周边县域引进新型负极材料、铜箔、电子配件等锂电配套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特种车、电动船舶、储能装备等锂电下游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拓展锂电产业链生态圈。

突出独特优势,深化集群发展、做大集群范围、夯实集群“基本盘”,实现化点成珠,分级分类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如,推动马尾区用户侧新型储能、龙文区石英钟表等16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与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频共振、协同匹配、融通发展。

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加快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探索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新路、加强二产规模化牵引农业产业化、推动三产多元化带动一二产扩张,促进一二产融合。如,以光泽县、古田县、建宁县、政和县、连城县等县域为重点依托,围绕加快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建设,推动原料向材料转化、产业链中低端向高端跨越,以二产规模化牵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产和二产融合。

各个县域数千小城如同一条条奔腾的江河,万流入海,汇聚起福建经济波澜壮阔的力量,彰显出“弄潮搏浪正当时”的活力与韧性。(林霞)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新闻
聚焦高质量发展|三个关键词 解构晋江民营企业发展密码

  新华网福州9月27日电(刘丰)用只占全省1/200的土地创造出1/16的GDP、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6年居全国第四位、连续30年领跑全省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对当地贡献超过95%……这里是福建晋江。   作为“晋江经验”的发源地,晋江民营企业始终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坚守主业,不断...

长汀:强化路域整治,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台海网5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大荣 通讯员 揭衍康)今年以来,长汀县交通运输局以路政和运政执法、超限治理为重点,持续加强路域环境整治,采取流动巡查、固定站点检测等措施,遏制滴洒漏等现象发生,持续筑牢道路运输安全网。   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巡查公路约0.8万公里,作出行政处罚53起,行业治理成效持续巩固,并在辖区重点路段设置检查点,采取“白+黑”24...

山东惠民:小绳网 大市场【图】

11月22日,在惠民县李庄镇一家绳网企业,工作人员在更换线轴。   山东省惠民县是我国主要的绳网生产基地,现有绳网企业1300余家,绳网产品市场份额占全国80%以上。今年1月到10月份,惠民绳网产业实现产值217亿元,成为推动当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   新华社...

晋江升级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探索

原标题:晋江升级之路 晋江城市风光远眺。吴宝烨摄 福建晋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典范。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福建省如果有若干个晋江,福建就不一样了。应该说,‘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 2002年,习近平同志...

感恩奋进,传承弘扬好“晋江经验”(记者手记)

一种经验,让一方县域沧桑巨变,因高瞻远瞩而历久弥新。 在晋江采访感受最深的是,无论干部、企业家还是群众,对“晋江经验”发自内心地感恩和笃行。 “‘晋江经验’极具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引领晋江不断前行的行动指南。”当地干部这样说。“‘晋江经验’是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我们44年咬定实体经济不动摇,从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做到了今天的国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