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是基础,科技打头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显示,我省全要素生产率、科技活动人力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标分别居全国第三位、第五位、第六位。
另据统计,我省工业数字化总体水平和关键评价指标居全国前列,发布近百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赋能制造、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10多个行业。
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奔赴”中,我们可以读出信心和底气,读懂优势和未来。
(一)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则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载体。两者之间互为牵引,相辅相成。
如何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1+1>2”的效果?
“1+1>2”的基础,是丰富第一个“1”,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在福建,这个基础不断夯实。我省致力于通过做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目前已累计实施了2万多项省级科技计划攻关项目,突破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白羽肉鸡育种、九价宫颈癌疫苗等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0多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0项。
“1+1>2”的关键,是做强第二个“1”,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福建,这个关键逐步凸显。我省让企业特别是科技领军企业“站C位”,打造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1—10月,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2839件,同比增长23.8%,漳州片仔癀、泉州三安LED芯片等专利密集型产品共计123项,居全国第6位。
“1+1>2”的途径,是两个“1”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的结果。在福建,这个转化途径在持续加速。我省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协同,助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据统计,我省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7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3500家。
(二)
有一个形象比喻:科技创新就像“拿着锤子找钉子”,产业创新如同“找准钉子造锤子”。
在“锤子”与“钉子”之间搭桥,福建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等关系,开启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催生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的“高端局”。
看传统产业,向“高”攀升。
世界上只有夕阳思维或者技术,而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对于福建来说,纺织鞋服、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都是坚实支撑,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便能发挥更大效能。比如,晋江纺织鞋服产业构建了从原材料研发、智能制造到立体供应链的全产业生态,产业规模已逾4000亿元。今后,我省还应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比如,依托古雷炼化一体化等项目,打通从“一滴油”到“三根丝”再到“一匹布”“一件衣”的完整产业链等。
看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向“新”奋进。
判断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要看当下,更看长远。在福建,手撕钢、光刻胶、高纯金属靶材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未来既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更要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让今天起步的未来产业,成为明天自立自强的战略性产业、今后决胜竞争的新支柱产业。
(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竞争如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融合必退。
非优即汰,时不我待。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要切实增强“慢不得”“等不得”“误不得”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走前头、当表率、做示范,继续用创新“钥匙”,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
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需要搭平台、促转化。平台是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桥梁纽带。实践证明,哪里的创新平台多、能级高,科技实力就强、高新技术企业就多。要继续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建立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布局和统筹管理机制,优化省创新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推动其成为福建产业技术攻关的组织者、引领者、实施者。
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需要抓主体、聚势能。企业是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主角。要加快构建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计划,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让“创新之花”更好地结出“发展之果”。
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需要育人才、强支撑。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推动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支持科技人才“担大任”“挑大梁”。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造就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闵 平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