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出炉 福建6条入选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日,住建部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清单》共48条,福建入选6条,总数位列全国前列。

  《清单》总结了各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中加强保护修缮、提升人居环境、发挥遗产价值、创新制度机制等四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

  在加强保护修缮方面,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搭建闽南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平台,组织非遗传承人“师带徒”施工,在金鱼巷改造中使用约2万件清代、民国时期的旧砖旧瓦旧构件,重现了出砖入石、蚝壳堆砌、石雕砖雕等18种闽南古建筑传统工艺。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组织本地老工匠将可利用的老物件、旧砖瓦、老木架分类整理,采取墩接、打牮拨正等传统工艺进行古法修复,保留竹钉瓦衫、清水红砖墙等传统建筑艺术特征。

  在提升人居环境方面,厦门市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采用日常动态巡查和专项重点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周边环境、风貌格局、保护建筑病害等16类56项内容开展不定期专项重点监测,2021年至今共发现20处风险点并及时治理。

  在发挥遗产价值方面,漳州市唐宋子城(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运用社区营造理念,保留街区400多户原商户、1.7万名原住居民,引导原住居民利用老建筑、传承老字号。

  在创新制度机制方面,我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奖补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利用项目,2022年至今省本级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历史建筑750余栋。长汀县推出“名城古建贷”,首批给予贷款授信30亿元,截至今年7月发放贷款近1.6亿元,撬动和吸纳社会各类资金超5亿元。(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相关新闻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鼓浪屿经验获推广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福建有6项经验做法入选,其中1项为厦门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   据悉,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结了各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中加强保护修缮、提升人居环境、发挥遗产价值、创新制度机制等四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形成了这一清单。   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采用日常动态巡...

全面深化改革的福建实践 |福建:支部进小区 敲开幸福门

福建打造近邻党建品牌,建立小区党支部1.07万个,构筑社会治理共同体 支部进小区 敲开幸福门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各种形态的小区、街巷相继出现,城市基层治理面临新挑战。 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这背后,始终是一个坚定而又温暖的指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增强党组...

提醒!福建这些社保业务将暂停办理

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关于暂停社保费业务办理的通告 尊敬的缴费人: 按照工作安排,福建省税务局于8月中下旬开展机房搬迁工作,现将此期间暂停社保费业务办理事项通告如下: 一、暂停办理业务及时间 (一)2024年8月22日21点至2024年8月23日19点:暂停办理城乡居民(不含新生儿)社保费缴费业务。 (二)2024年8月23日19点至2024年8月26日8点:暂停办理社保费线上...

感恩奋进新时代 绘就改革新画卷——新时代福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纵...

今年前7个月福建省集装箱出口增长超3倍

记者8月20日从福州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福建省集装箱出口14亿元,同比增长375.2%。 前7个月,福建省集装箱对亚洲、欧洲出口分别为7.5亿元、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5%、275.8%,占同期福建省集装箱出口总值的85.4%。其中,对瑞士出口同比增长355.1%;对新加坡出口1.9亿元,去年同期无出口记录。(记者 吴桦真 通讯员 黄响珠)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