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福建陆上粮仓日渐丰厚饱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闽西连城县,曾作为充饥食物的地瓜如今已成长为大产业。当地地瓜年种植面积约10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120余亿元。

  福建耕地资源少且山垅田多、田块分割细碎。从传统粮食观视角看,陆上粮食生产劣势明显。“但转换至大食物观视角,以地瓜产业发展为例,选择合适的品种、利用独特自然条件,却能在食物供给上发挥比较优势。”连城县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李昌涛说。

  新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林下种植的紫灵芝。新华社记者 秦宏 摄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盖率65.12%。作为最具比较优势的自然资源,广袤的森林为福建提供了木本粮食、木本油料、菌菇、蔬菜等。走进龙岩市武平县捷文村千亩灵芝基地,随处可见带着红褐色绒毛的灵芝。

  基地负责人、武平县新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荣辉说,捷文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但是当地山林面积却达到人均40余亩,因此他们选择利用林地种植紫灵芝。去年,捷文村获评福建省“一村一品(灵芝)示范村”,紫灵芝种植面积6000多亩,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近年来,福建利用多样性的陆上生产资源,培育形成畜禽、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构建起多元化食物供给和农业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23年福建省食用菌产值270.6亿元,居全国第二;形成平和蜜柚、永春芦柑、福州橄榄、云霄枇杷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全省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超3000万亩,产值超800亿元。

  福建上杭县近年来新整治利用的山垅田。新华社记者 秦宏 摄

  践行大食物观的同时,福建也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近年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耕作条件,探索推广“烟稻轮作”“稻渔共作”“蔬菜+粮食作物”等多元化“粮食+”复合经营,激发农民及种田大户经营积极性,实现抛荒地利用、农户收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等“多赢”。

  “耕地面积仅占全国0.73%的福建,近年来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制种大县泰宁跻身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林德福说,通过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粮食观,陆上粮仓正越来越丰富。(新华社记者秦宏、庞梦霞 )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福建科学家破译水稻耐旱基因密码

干旱,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每年,我国70%以上的中低产田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如果能在基因层面找到调控水稻耐旱性的“开关”,就能精准选育出更多耐旱性新品种,助力水稻增产。 这样的“开关”由福建科技工作者找到了,而且不止一个。 近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张建福研究员、谢华安院士团队在植物学国际期刊《Plant Physiology》发表研究论文,...

福建: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粮仓”

  这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奇达村附近的“海上牧场”(2020年11月10日摄)。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有大小海湾125个、海岛2200多个。   蔚蓝的大海,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物产,多年来,福建省聚焦“海上粮仓”建设,推动水产种业振兴,转型升级渔业设施...

志合越山海——福建与海合会国家持续深化经贸往来

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引领中海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今年5月23日至24日,以“面向未来、携手推动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海合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将在福建厦门举行。 福建,21世纪海丝核心区,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中国在中...

飘香八闽:福建百香果的故事

  初夏的百香果苗,爬上了田里的藤架。虽然刚露出花苞,但甜蜜的味道似乎早已甜到果农心里。去年,闽西武平县果农罗琪亮的60余亩百香果,亩均利润约1.5万元。望着长势正好的果园,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我今年已经种植第八年了,见证了本地百香果从试种植到闯出名气。”   一...

降雨持续 福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

  昨天(20日)开始,福建省多地迎来降雨天气,福建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Ⅳ级。   今天,福建省内福州、漳州等多地降雨天气持续,省内气温也出现小幅下降。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福建沿海地区部分有大雨到暴雨;其余地区部分有大雨,局部暴雨。24小时累计雨量40—80毫米,局部90毫米。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福建省气象局于5月21日9时33分联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