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创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成为我省全面推进学校思政课建设最为重大而独特的优势。”“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提升育人实效,为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在福建引发热烈反响,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有关负责人纷纷表示,要持续发挥福建独特优势,让思政课进一步彰显福建特色,富有“福建味道”。
发挥独特优势,福建一直在行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和示范引领,统筹推进全省各地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用好用足《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和《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生动故事,着力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弘扬优良传统,以上率下讲好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多次到学校考察调研,亲自上讲台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为开好讲好思政课树立了榜样示范。弘扬这一优良传统,牢记“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殷切嘱托,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推动领导干部到学校讲思政课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高位谋划部署,省委常委会多次研究部署思政课建设工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系列文件、制订实施办法,不断健全省委、省政府领导到学校讲思政课的长效工作机制。
高起点推进落实,省委书记周祖翼、省长赵龙带领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到学校为广大师生上思政课,深入一线考察调研,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协调解决思政课建设中的困难问题。5年来,省级领导干部走进高校上思政课100余场,带动各级领导干部上思政课5000余场。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上什么?
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紧跟中央、深入师生,领导干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好形势报告、专题教学、互动研讨、座谈交流等课堂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入脑入心。
从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维度讲好党情国情社情民情。“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成为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高频词。领导干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将战略思考、先进理念、深刻洞察带到思政课堂,提升了课堂的“穿透力”。
从关切现实、关怀成长的角度回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青年所思所想和不同人才成长需求,领导干部上思政课的主题广泛涉及大学生关心关切的各领域,激发参与热情,引发强烈共鸣。
……
在领导干部带头到学校上思政课的示范引领作用下,全省各地形成了各级党委带头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深挖理论“富矿”,彰显课程教材特色
在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在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中,福建具有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和《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中,生动记载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许多动人故事,为全省教育系统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丰厚资源。
如何将独特优势转化为课程教材优势?
在特色教材上,我省以上述书籍为题材,组织编写了《追寻足迹·感悟思想》大中小学丛书。其中,小学版主要生动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亲民为民作风和可亲可敬形象;中学版主要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前瞻性、创造性的实践探索和宝贵经验;大学版则系统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
在特色课程上,我省以“习近平与福建教育故事”等故事为题材,遴选建设700门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采访实录精读精讲”“习近平与闽大”等选修课,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分别将采访实录融入实践教学和港澳台侨、留学生通识课;同时遴选建设百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改革项目等,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思政课“含金量”越来越高。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我省深化教学改革,推广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定期分课程分专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注重实践育人,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实践教学既是思政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
从厦门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到宁德寿宁县下党乡,从福州三坊七巷到三明万寿岩,从木兰溪畔到武夷山下,从长汀河田镇到沙县夏茂镇俞邦村……我省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走过的山山水水、到过的千家万户,转化为思政育人的鲜活题材,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在集聚育人资源上做文章,我省建好用好寿宁县下党乡等12个国家级、96个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让新思想“触手可及”;从采访实录的受访者中遴选一批“大思政课”特聘教授和实践指导老师,让领袖的故事家喻户晓。
在融入实践教学上下功夫,我省创设“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连续多年开展“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闽山闽水物华新”等主题社会实践,每年组织23万余名师生积极参与,让青春在新时代广阔天地中绽放。
在思政品牌打造上谋创新,我省在全国首创的“一‘马’当先”电视知识竞赛连续8年举办,紧扣系列采访实录内容,建成2.5万道题库,每年吸引20余万大学生线上线下参与;发挥120个省级大学生理论读书社示范作用,将采访实录作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必修教材,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在场馆街巷、田间地头踊跃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大思政课”让福建的独特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实践育人优势,也让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挺膺担当。
思想的明灯,照亮成长的道路。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全省上下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