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福建实现器官捐献850例 登记捐献人数逾17万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书画家潘建秋与福建医科大学学生一起表演音乐诗朗诵《生命遇见》。张静雯 摄

有一种大爱播撒希望,让人们看到胜利的曙光;有一种善举迎向新生,让素不相识的人们从此血脉相连。它让生命突破生与死的藩篱,这就是器官捐献。

清明前夕,由省红十字会、福州市红十字会和福州市委文明办共同举行的“生命·礼赞”福州市2024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举行,缅怀追思为医学科学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遗体(器官)捐献者,弘扬他们大爱无私、志愿奉献的崇高精神。

一束鲜花,寄托哀思;三鞠躬,感谢他们“最后的奉献”。4月2日上午,在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全体人员鞠躬默哀,向遗体器官捐献者致以崇高敬意。

“我是幸运的,迎来了生命中的那束光,这是一位拥有大爱的捐献者赋予我的生命礼物。他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更让我体验到了生命的宝贵与美好。”器官移植受者代表田野说。

田野来自四川成都,今年58岁,是一名从事水利规划的教授级高工。“移植前,透析成了我生活的常态,让我仿佛被无形的锁链束缚在家中,生活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工作也无从谈起。”回忆过往,田野激动地说,当得知通过器官移植,可以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他进行了检查与登记。

今年3月1日,田野终于等来了匹配的肾源,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了移植手术,重生了。“我和我的家人,由衷地感激这位无私的捐献者,他的大爱、无私和慷慨,让我看到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长短,更在于我们如何去度过每一天,如何去爱,如何去帮助他人。”田野表示,今后他会更加用心地发现美好,创造美好,传递美好。

2022年11月,南平26岁姑娘陈春香因车祸不幸离世,捐献了心、肝、肾、肺及眼角膜,这些器官让5名重症患者重获新生、2名患者重见光明。

陈春香是一名党员,曾在乡村小学支教两年,十分优秀。2020年5月,春香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后马上和姐姐分享了这个消息,“刚刚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人这一辈子最后总要留下点什么”。

春香突然离去后,家人们决定尊重她生前的意愿,让这个年轻美丽、一向爱帮助他人的姑娘,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人世间。

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福建省试管婴儿之母”陈文祯教授用一生诠释着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生前,她为医学事业鞠躬尽瘁,坚持坐诊到96岁;身后,她回到自己医学生涯的起点——福建医科大学,以“大体老师”的身份继续教书育人,作出自己最后的贡献。

留给世界希望,用一种别样的方式重新绽放。近年来,在各级红十字会的积极参与、大力推动下,“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已不再是陌生话题,这项“让生命接力前行”的事业,被越来越多人认识、认可。

截至3月底,福建有逾17万名爱心人士意愿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人体器官捐献意愿登记率约为42.2/10000;实现器官捐献850例,让2500多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2日,在“生命·礼赞”福州市2024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现场,福州市红十字会“生命之光”——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子女人道助学项目正式启动,首批为5名捐献者子女发放助学金1.6万元。

“宣传动员、意愿登记是捐献工作的‘前头’,而做好‘后头’工作,即对捐献者家庭实施人道慰问、救助,也是器官捐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敖志雄介绍说,省红十字会联合卫健、民政、教育等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更多人参与捐献活动。

目前,全省已有6个设区市建成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园,以表达对捐献者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此外,为给予人体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人道关怀,省红十字会设立了永生天使基金,通过多种方式扩大救助基金规模,2018年至今,已对670多户人体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进行了人道救助,总金额达4700多万元。

让生命接力前行

清明节前后,福建多地举行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有关部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医学专业院校学生、捐献者家属、志愿者等集体献花,缅怀捐献者的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寄托对他们的无限哀思与深切怀念。

遗体和器官捐献,被誉为“生命最后的馈赠”,是爱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延续。捐献者的遗体被尊称为“无语良师”“大体老师”,供教学科研使用,为医学科学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福建是遗体和器官捐献地方立法最早的省份之一,始终积极开展宣传动员登记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已实现器官捐献850例,遗体捐献则超过1000例。仅今年一季度,省内各地就有数起捐献的新闻报道见诸报端,如,年仅10岁的吴子敬小朋友因一场意外离世后,在厦门捐出他的肝脏、肾脏等全部器官;泉州南安的老党员黄坚持实现了生前最后心愿,把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院;等等。

近年来捐献比例和数量有了大幅提升,不过还无法满足移植的需求。福建在清明节这个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缅怀纪念活动,既是对捐献者的追思和对捐献者家属的慰藉,也有助于宣传与倡导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理念。

生命有终点,但人类相互关爱是永恒的。主持人白岩松曾朗诵《生命的礼物》致敬捐献者:虽然你不曾知生命之旅何时结束,但当那一刻来临时却留下了鲜花一簇,那是你身体绽放的玫瑰,那是你献出的珍贵礼物,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朋友,感谢你,感谢你珍贵的生命礼物!

愿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列中来,让生命接力前行。(潘抒捷)

延伸阅读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5月起施行

近年来,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新形势,为了更好地保障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健康发展,国务院日前发布了《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该条例将于5月正式施行。

条例强化对器官捐献的宣传引导,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工作。将条例名称改为《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进一步凸显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坚持自愿、无偿原则,依据民法典完善器官捐献的条件和程序。强化对器官捐献的褒扬和引导,加强宣传,组织开展遗体器官捐献人缅怀纪念活动,培育有利于器官捐献的社会风尚;规定患者的配偶、直系血亲等亲属曾经捐献遗体器官的,申请器官移植手术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排序。推动器官捐献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器官捐献组织网络和协调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条例完善器官获取和分配制度,实行全流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从事遗体器官获取应当具备的条件和开展遗体器官获取服务应当遵循的要求。细化获取器官前的伦理审查要求,规定获取遗体器官的见证程序。完善遗体器官分配制度,规定遗体器官分配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通过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建立的分配系统统一分配,要求定期公布遗体器官捐献和分配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绿色通道工作机制,高效、畅通运送遗体器官。(记者 张静雯)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新闻
千城百县看中国|福建:紫藤花开香如故

草长莺飞春分日,紫藤花开四月天。近日,福建多地的紫藤花迎来了盛花期,为春日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景致。一串串淡紫色的紫藤花在春日里悄然绽放,白的、紫的花穗宛如一串风铃,散发出阵阵幽香,远远望去,宛如紫色瀑布,梦幻而唯美。   制片人:马宝军   策划:杜屹然   统筹:张青   编导:左江   记者:郭圻   新媒体编辑:陶玲君 但汉琼   供稿来源:...

“省考”放榜!2023年福建河湖长制工作考核结果出炉

3月30日 省河长办通报 2023年度河湖长制督察考核结果 具体如下 ↓↓↓ 南平市(93.2分) 泉州市(92.0分) 龙岩市、福州市(91.3分) 三明市、莆田市(91.1分) 厦门市(89.6分) 漳州市(85.1分) 宁德市(84.6分) 平潭综合实验区(81.4分) 通报要求,各地要以严格保护水资源、着力防治水污染、持续改善水环境、加快修复水生态为重点,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河湖长制...

看福建校园“教科书”式疏散避险

昨日台湾花莲海域地震,我省多地震感强烈,大家关心的校园状况如何—— 看福建校园“教科书”式疏散避险 3日上午,感到地震,龙海程溪中心小学老师陈素蓉第一时间背起腿脚不便的学生,并指挥其他学生有序疏散。得益于学校曾多次组织地震防灾演练,全校1600多名学生仅用不到3分钟就...

福建人请注意,大暴雨要来了

  4月3日至7日,福建有暴雨和强对流过程,省气象局3日8时4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强对流)Ⅳ级应急响应。省气象台预计,3日到7日过程累计雨量80~200毫米,局部可达25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70毫米,雷雨时部分乡镇有短时强降水、10级以上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具体预报来看,3日,南平大部、宁德(寿宁、周宁、屏南、柘荣、福安、福鼎)和三明(建宁...

受地震影响福建部分列车停运 停运列车退票免收手续费

  4月3日7时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福建震感明显。据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受地震影响,南铁管内部分旅客列车出现不同程度晚点、停运情况。   4月3日,永安工务段职工对鹰厦铁路开展地震后线路设备巡查作业。新华网 发(吕航 摄)   地震发生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