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郑伯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电商出口发展迅速。昨日,导报记者从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获悉,自2013年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福建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电商出口2040亿元,其中今年前两月出口226.7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倍。
以前通过传统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需要等待集中揽货、统一发运,耗费时间长、仓储成本高。而通过跨境电商模式出口,可以通过小件清单的方式,按照商品类别进行申报,通关时效大幅提高,物流成本也明显降低。
福建福贞金属包装有限公司行销部经理陈晓蓉表示,他们公司是一家从事金属包装制品制造的公司,主要商品为各类马口铁罐和铝制易拉罐,近两年来该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迅速,贸易额迅速上涨,去年通过跨境电商方式出口额达8511.4万元,同比增长30.3%。
为大力扶持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厦门海关优先在空港、海港及综合保税区临港配套新增5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确保跨境电商出口包裹即到即办、优先查验,实现通关“零延误”。对符合条件的出口商品适用“清单核放、汇总统计”等便利措施,助力企业全方位享受仓储、物流、清关等“一站式”服务。
数据显示,福建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电商出口商品以机电、服装、文化产品等为主,出口市场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为主,分别出口649.2亿元、457.1亿元,两者合计占同期福建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电商出口总值的54.2%。民营企业是福建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电商出口的“主力军”,2013年以来累计出口2009亿元,占同期福建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电商出口总值的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