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福建有了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东南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日,农业农村部确定第二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圃1个、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8个,依托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建设的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福建)入选,这是我省首个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目前,全国仅6家单位进入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专业库布局。

据了解,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福建)可保藏菌株约5万株(份),目前已保藏食用菌菌株近1700株,各类遗传物质和杂交中间体等育种材料3000余份,其中双孢蘑菇506株,资源保藏规模居世界第三。这些资源均为1981年以来从野外采集、单位或个人交流收集、生产中收集以及通过杂交、驯化等育种手段获得。

依托该资源库建设的菌物标本馆于2020年9月获批成为国际标本馆组织正式成员。作为我省唯一在国际上注册的菌物标本馆,该馆保藏标本能力约3万份,目前已存放标本3500份,其中模式标本32份。

据悉,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团队近年来深入武夷山国家公园,西藏墨脱,浙江丽水,新疆巴里坤、新源等地广泛开展野生资源调查与收集。在武夷山,该团队参与了为期3年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累计发现多形油囊蘑、诸犍老伞、细脚小蘑菇、武夷山小蘑菇等4个大型真菌新种。此外,该团队还发现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地区甚至沿海都存在丰富的野生双孢蘑菇种质资源和独特的种群,证明了中国也是世界双孢蘑菇遗传多样性中心之一。

在种质资源库,这些资源通过长期、中期和短期3种方式保藏。短期库利用PDA试管,在2~4℃冰箱中可保存3~6个月;中期库利用发酵培养料试管,在2~4℃冰箱中可保存2~3年;长期库通过超低温液氮保存。

在妥善保藏基础上,该种质资源库广泛开展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栽培农艺性状、组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评价,种质资源特异性状的遗传分析、重要基因挖掘等研究,并通过杂交、诱变、分子育种等手段开展种质创新与优良新菌株选育。

在双孢蘑菇资源评价利用方面,该种质资源库应用DNA指纹、MNP标记、基因组测序等技术,对库内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系统评价,近年来年均组配杂交组合万份以上,栽培评价杂交新菌株500株以上,创制多元化创新种质材料10份以上。目前,共申报双孢蘑菇新品种权23项,已获授权11项;获国家和省级认定双孢蘑菇新品种8个,累计推广产值2000亿元以上。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场、区、圃),是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与共享利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设施,承担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等职能。

2022年,我国发布了首批72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和19个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福建共有3个种质资源圃入选,分别为: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国家红萍种质资源圃(福州)、国家闽台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漳州)。

据悉,我省现有25个国家级农作物、农业微生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库(场、区、圃)。(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相关新闻
南靖土楼景区发展“旅游+农业”

台海网11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赖雅红 通讯员 李小琴 余祥龙 文/图)近日,位于南靖县土楼景区的千亩水稻迎来丰收,当地农户正在收割水稻,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近年来,南靖县结合5A级景区优势,发展“旅游+农业”,建设1400亩田螺坑高标准农田,打造立体沉...

粮农组织:过去30年全球农业因灾害损失约3.8万亿美元

新华社罗马10月13日电(记者贺飞)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13日发布一份有关灾害对全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的评估报告,其中指出灾害事件在过去30年中导致作物和牲畜产量损失约3.8万亿美元。   粮农组织表示,这份名为《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的报告是该机构首次就灾害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所开展的全球评估。报告说,农业主要受到气象和水文危险、...

学习卡丨践行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大产业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今年4月,总书记在广东湛江考察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前不久,总书记主持...

福建省新增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台海网9月2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认定50项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省的“福建长乐番薯种植系统”“福建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至此,全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7项。 作为新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长乐番薯种植系统历史悠久。1953年,福州长乐青桥人陈振龙率先引进番薯并推广种植。如今,番薯已成为...

一位台湾果农的“甜蜜”新图景

新华社福州9月17日电 题:一位台湾果农的“甜蜜”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邰晓安、周义   2014年,苏轩仪告别在厦门的城市生活,一头扎进泉州永春县的山村里,种起了柑橘。近日,借助福建省实施的乡镇便捷通高速工程,他的“甜蜜”事业再次展开新图景。   16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达埔镇新琼村的叙柑园农场,山坡上成片的柑橘树果实累累,植保无人机在空中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