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福建努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国际深水港建设发展论坛观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福建日报10月14日报道   作为世界贸易运输体系的纽带,国际深水港是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基础设施。13日,在福州举行的国际深水港建设发展论坛上,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低碳等国际深水大港建设热门话题,来自国内外的行业翘楚、专家学者、商业精英集思广益,共话技术创新,共谋建设蓝图,为推动国际深水港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自2020年8月整合全省港口资源组建福建港口集团以来,福建港口经济的发展整体性逐步增强。当前,福建省正在努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向海而兴,融入“一带一路”。

瞄准质量效益

港口兴、贸易旺。作为综合交通枢纽,港口是反映航运业发展、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当前,全国沿海港口泊位已经增长到5000多个,货物吞吐量超过15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亿标箱,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港口承担的外贸进出口货物总量超过90%——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首席科学家林鸣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说,港口畅通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释放了中国经济潜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经历了建设高峰期之后,近年来,我国港口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期,整合港口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选择已经成为趋势。目前,我国10个沿海省份、7个长江沿线省份,都组建了省级层面的港口集团,初步实现了港口资源集约化、运营一体化。

“国际深水港之间的合作还将持续走向纵深。”林鸣表示,高端专业、绿色环保、数字赋能都是未来港口建设发展的新注脚。

他特别指出,随着物流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港口业务呈现出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趋势,综合竞争力将成为衡量国际深水港服务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准。

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许民强认为,作为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加快国际深水港建设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做强做优港口建设,主要是推动港口发展模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我们要打造具有强大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

转向绿色低碳

数字先行,向变革要效能,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近年来,进行自动化码头建设或改造,实现港口的全流程无人自动化作业,正在逐渐形成席卷全球的潮流。记者从论坛获悉,目前,全球已建成和在建或规划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达120余座,我国已建和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达42座,规模居世界之首。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方怀瑾分享了洋山深水港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在洋山四期集装箱码头,他们自主研发的运营管控系统(ITOS)覆盖全场景、全流程作业,实现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至传统码头的213%。“我们攻克了无人设备全域感知、多体协同、多活并发等核心技术,实现了系统与设备设施间海量数据处理动态协同与高效可靠,核心功能与性能全面超越国外产品,能力与效率均居全球自动化码头首位。”方怀瑾自豪地说。

“近20年来,低碳成为环境共识,包括港航企业都在转向可持续发展。”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SN)执行秘书长李清透露,今年7月,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修正案,提出力争2050年前后实现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他说道:“这将进一步加速全球行业内的碳减排进度,影响全球港口的能源供给结构、运营管理模式与市场战略等。”

作为欧洲第一门户港,鹿特丹港致力于数字化和能源转型,以此推动智慧港口的建设。“数字化已经深入港口物流相关的所有环节,有效优化了港口运营和供应链。”荷兰鹿特丹港务局中国首席代表邹俊善介绍,通过港区、海运船舶减排逐步能源替代等措施,鹿特丹港力求在过程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环保。

融入“一带一路”

福建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居全国前列,有40多公里岸线可建设20万吨级以上超大型深水泊位。福建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平表示,福建正在努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向海而兴,融入“一带一路”。

他介绍,目前,福建省正在推进福州江阴国际深水大港连片开发和厦门航运中心综合能力提升工程。“预计‘十四五’期间,港航投资将超600亿元,设施短板不断完善,综合竞争能力持续提升。”

2020年8月,福建整合全省港口资源组建福建港口集团,港口经济的发展整体性逐步增强。2022年福建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7亿吨,居全国沿海省份第6位。同时,福建还在全国率先建成全智能化的传统集装箱码头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建成数字化平台系统,港口生产平均能耗居全国领先水平。

目前,全省开行集装箱航线297条,与全球超160个港口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力推动双向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开通对台集装箱航线21条,还有3条“小三通”客运航线以及多条散货航线,为两岸经贸往来发挥积极作用。

持续“修炼内功”,使福建港口成为引领两岸、服务海丝的国际一流港口。陈志平表示,3年内,全省将新增投产大型码头泊位10个,为福建港口新增通过能力超1亿吨。“我们将继续提升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战略支点能级,提升福建与全球通达性,优化全球到福建的航线布局,力争到2025年开行航线达400条。”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挖掘港口物流投资机会,与铁路部门及周边省市战略协同,成为中国东南大通道的便捷出海口;大力推进海峡两岸货物、人员的双向交流和信息认证,促进两岸融合……在新征程中,福建将扬帆远航,全速前行。【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相关新闻
福建省领导会见国际民间友好人士代表团

据福建日报10月14日报道 13日,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宁宁在福州会见国际民间友好人士代表团。 郭宁宁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代表团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她说,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主席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亲自领导、亲自推动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极具前瞻性、战略性地开创了生态...

福建全省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进会召开

周祖翼姚增科出席并讲话 赵龙主持 据福建日报10月14日报道  10月13日,全省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进会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周祖翼在会上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

第十七届金门书展(台、澎、金、马)巡回展入台举办

中新网福州10月13日电 10月13日,第十七届金门书展(台、澎、金、马)巡回展在金门县举办,拉开此次金门书展大幕。 10月13日,第十七届金门书展(台、澎、金、马)巡回展在金门县举办。 福建省出版对外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海峡两岸之间最重要的、金刚不坏的纽带,是我们共同...

福建鳗鱼产销热 出口内销两旺

中新网福州10月13日电 13日,2023中国鳗鱼产业绿色发展论坛在侨乡福清举行,这一场论坛让忙着“赶海”的鳗鱼再次受到关注。 2023中国鳗鱼产业绿色发展论坛在侨乡福清举行。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供图   早在1979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养鳗场落户莆田市涵江,从此,一大批养鳗场、...

福建纪念华人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李光前先生诞辰130周年

中新网福州10月13日电 (郑江洛)今年10月18日是近代杰出华人实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李光前诞辰130周年。13日,“光前裕后”——纪念李光前先生诞辰130周年图片展在福建华侨主题馆开幕。   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县芙蓉乡(今南安市梅山镇)。10岁那年,迫于生计的李光前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