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杨晓辉 陈琪燕)一边是中国品牌通过它热销海外,一边是海外商品通过它走进中国市场,“丝路电商”为“一带一路”国家构建了一条双向贸易新通道,成为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作为第二十三届投洽会的重要项目,2023“丝路电商”政企对话会昨举办,围绕如何紧握跨境电商发展机遇、促进多边贸易跨越发展进行细致研讨,并在市场环境营造、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提升等方面形成共识。
来自塞尔维亚、白俄罗斯、柬埔寨、亚美尼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代表,中方各有关政府机构代表,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相关负责人,研究机构等近200人参会。会上,福建省商务厅还与亚马逊全球开店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助力福建品牌出海。
自2016年,商务部与智利外交部签署了首个双边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来,“丝路电商”朋友圈不断扩大,展现出强劲活力和强大韧劲。目前,中国已与29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丝路电商”的背后,是中国跨境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进出口规模5年增长10倍,2022年达2.1万亿元;其中,出口1.53万亿元。
以福建为例,福建拥有国家级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8个,福建企业在“丝路电商”签约国建设海外仓30余个,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2022年,福建与“丝路电商”签约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了49.9亿美元,同比增长85.7%。
亚马逊全球开店的代表于超指出,通过不断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不再是低质廉价的代表,在许多领域成为中高端的代名词,加之各方在税收、通关、支付结算便利性等方面的支持,跨境电商和产业形成了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亚马逊全球开店已提出产业带启航十条扶持计划——计划与福建45个优质产业带携手,为超过1000家的企业提供跨境电商专项培训,并为100家企业现场重点辅导,提供免费跨境电商培训以及人才和服务商资源对接等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