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皇帝派郑和海外“代购”了啥?到福建博物院看海丝文物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展览5月18日-8月18日在福建博物院展出。新华网 刘丰 摄

明宣宗给弟弟办婚礼,派郑和到海外“代购”了什么礼品?古人“海淘”都爱买些啥?古代“中国制造”出口订单有哪些“爆款”?

  5月18日,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主题展“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亮相福建博物院,汇聚了不少明星级海丝文物,揭秘许多鲜为人知的海丝传奇。

  此次展览堪称“顶流”组合:由福建博物院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等35家文博机构,展出295件(套)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物,包括福建博物院的孔雀蓝釉陶瓶、曾经“供御”的建窑茶盏、在法门寺地宫发现的玻璃茶托茶碗、湖北省博物馆藏永乐时期“西洋”铭文金锭等重量级文物。

  古代“中国制造”有哪些“爆款”

  海上丝绸之路,出口的不仅仅是丝绸。瓷器、茶叶、茶具等都是当时“中国制造”的“爆款”产品。

  古代景德镇青花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而为世界瞩目。此次展品中就有上海博物馆藏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梅瓶被誉为“天下第一瓶”,代表着独一无二的中式审美,在青花的“加持”下更是美出新高度。“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的歌词仿佛是为它量身定制。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将中式美学氛围感拉满。新华网 刘丰 摄

  元青花存世量稀少,非常珍贵。当时,景德镇青花瓷器大量销往海外,在土耳其托布卡比宫藏有与此瓶造型、纹饰都极为相似的梅瓶。

  福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中转枢纽和目的地,古代的“福建制造”也享誉海内外。

  福建自宋元以来一直是重要的外销丝绸产地,福州地区出土过众多宋代的华美丝绸。福州黄昇墓被誉为“丝绸宝库”,出土的服饰和丝织品有354件,色彩缤纷、图案富丽,代表了当时的一流水平。

  福建博物院藏黄昇墓南宋褐色罗镶彩绘花边广袖袍。新华网 刘丰 摄

  同时,福建也是陶瓷大省,包括建窑、德化窑、漳州窑等在内的窑址声名远播,而与外销有关的各地县窑址更是不胜枚举。

  福建博物院藏宋建窑黑釉酱斑纹盏。新华网 刘丰 摄

  皇帝派郑和海外“代购”婚庆礼品

  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宝石之路”“香料之路”。展品中,湖北省博物馆藏元金镶淡黄色蓝宝石帽顶,出土自梁庄王墓,帽顶底座的覆莲瓣面上爪镶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顶端以拴丝法镶嵌1颗较大的淡黄色蓝宝石。据文献记载和科学检测,梁庄王墓中除了绿松石、珍珠可能产自中国外,其它宝石的产地是东南亚和西亚。

  梁庄王墓出土的元金镶淡黄色蓝宝石帽顶,上面镶嵌的宝石大多是舶来品。新华网 刘丰 摄

  展品中还有一件梁庄王墓出土的明永乐十七年“西洋”铭文金锭。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铭文,表明此金锭金料是郑和船队第五次下西洋时在“西洋等处”购得;锭铭“八成色金”,与实测含金量83.24%相符;“伍拾两重”,实重1937克。

  梁庄王朱瞻垍,明宣宗朱瞻基异母弟。明朝有亲王婚礼朝廷赏赐定亲礼物的制度,定亲礼物包括金锭五十两。这块金锭就是皇帝送给梁王迎娶王妃的结婚礼物。这是目前唯一一件有铭文记载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

  明永乐十七年“西洋”铭文金锭,是明宣宗朱瞻基给弟弟梁庄王的结婚礼物,是郑和海外“代购”的。新华网 刘丰 摄

  除了黄金珠宝,古人“海淘”还爱买香料。各个时期出土的香料、熏炉,见证了当时香料贸易的繁荣,也能反映当时雅致的用香文化。

  古人审美“国际范”:“中西合璧”玩“混搭”

  海上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中西方艺术审美彼此交融,和合共生。在一些瓷器、金属器的造型、纹饰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技术上、审美上的模仿和学习。

  此次展品中,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就呈现出典型的“中西合璧”审美情趣。烛台的青花装饰均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色调浓重艳丽。八方烛台器型仿自阿拉伯铜器。

  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器型仿自阿拉伯铜器,青花装饰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新华网 刘丰 摄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素面淡黄色琉璃茶托、茶碗使用西方原料,中国制作,造型精巧美观,真实反映了唐代琉璃生产的技术水平,是大唐引进先进文化、汲取外来技术经验的典范。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素面淡黄色琉璃茶托、茶碗,引进了西方原料,由中国工匠制造。新华网 刘丰 摄

  齐文化博物院藏汉银豆,主体可能由西亚传入中国,但铜钮和铜圈足则符合中国传统的使用习惯,可能是传入后由中国工匠配制,这是汉代异域文化本土化的一种表现。新华网 刘丰 摄

  丰富多元的外销瓷器。新华网 刘丰 摄

  此次主题展由国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展出时间为5月18日—8月18日。 (刘丰)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走进开放式的“古城博物馆”——福州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5月16日摄)。   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和7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福州持续推进文物和古厝保护工...

两位“重量级”一线考古大咖今日在厦揭秘“考古发现那些事”

台海网5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刘彦玫)你对神秘的考古现场感到好奇吗?想知道埋藏于地下和深海的古物是如何“重见天日”的吗?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市博物馆特别邀请两位“重量级”一线考古大咖来厦开讲,为厦门市民和考古爱好者揭秘“考古发现那些事”,讲述重大考古发现的背后,那些鲜为人知、惊险刺激的故事,以及传奇再现、惊鸿一瞥的历史。  ...

中国-中亚峰会 | 走,到长安去!

西域骑手纵马疾驰   他要去哪里?   唐代的“流行天团”   为何载歌载舞?   帅气逼人的兵马俑   向你投来爱的wink!   “动起来”的精美文物   见证了丝绸之路上   中国与中亚国家源远流长的友谊   如今,他们一起邀您共赴一场初夏的盛会   见证中国与中亚国家   擘画新蓝图,开启合作新时代   5月18日—19日   中国—中亚峰会   等你来...

中国-中亚峰会丨“飞阅”西安瞰古今【图】

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西安国际会议中心(5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古之长安,今之西安。   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更迭十三朝。   从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开辟出中国迈向世界的丝绸之路,到盛唐开设东西二市,接纳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梦想,再到如今“长安号”...

“5·18国际博物馆日”福州将开启“1+7+N”系列活动

记者13日获悉,作为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举办城市,福州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精心策划了“有福之州 博物馆之夜”举办地城市系列活动。福州主要文博单位将在国际博物馆日开放夜间服务,以文物文化风采点亮街区。 “有福之州 博物馆之夜”活动将福州城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古厝博物馆”,以福州城市中轴线和山水走廊为框架,串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