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福建:为民生托底 让民心更暖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9日,“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民生兜底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情况。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民政系统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织牢织密兜底保障网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级财政投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救助补助资金由2012年的11.35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5.89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2%。构建起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2019年,我省成为全国第五个实现低保和特困供养保障标准城乡一体化的省份。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61.8万人;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年9960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1.6倍和3.7倍。

2013年起,我省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比全国统一部署提前一年,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十年来,全省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43万人次、支出资金超过19亿元,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近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915万人次。

为了让更多儿童在关爱保护中成长,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办法,率先调整建立省、市、县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持续加强孤儿、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困境儿童保障,推进儿童福利机构提质转型。2020年起实施开展“福蕾关爱”行动,组织各类关爱活动近9000场次,全省16.8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受益。

十年来,全省社会救助水平持续提高,民生保障网越织越牢。“保障范围更加广泛、救助办理更加高效、帮扶服务更加多元。”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程强介绍,2016年,我省将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措施实现脱贫的人员全部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初步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系统,汇聚14个部门业务数据,将101万低收入群体纳入监测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逐步实现从“单一资金救助”向“资金+物质+服务”转变。

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加快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召开省委全会研究部署养老补短板工作,先后出台“养老二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养老政策进步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省委、省政府连续6年将养老服务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省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1.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总数增加至27.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近39张。

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我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幸福院等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通过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十年来,全省累计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62所,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覆盖率由16%提升至100%。建成农村幸福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农村养老服务设施1.39万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72%。

助餐、助洁、助浴、助急、助行、助医……我省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断满足居家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十年来,全省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由46家增加到172家,覆盖所有县(市、区)。全省专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由6000人提高至2.6万人。

为了让老人在“床边”享受“不离家”的专业照护,我省在福州、厦门三明等市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计划建设“家庭养老床位”7500张,目前已建成4000张。

2019年,我省启动首批长者食堂试点建设,目前全省已累计新建长者食堂(助餐点)1474个。力争到2025年,全省建成1000个以上食材可溯、服务规范、价格公道、安全卫生、老年人满意的示范性长者食堂。

打造“近邻服务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构建社区服务标准体系,成立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全省100%村(社区)建立民主协商制度,民主议事厅覆盖率达100%。

我省首创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13335”工作法,民政部召开现场会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福州市创新社区治理经验入选中组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典型案例。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块链+智慧社区”创新试点和社区服务质量认证。厦门市、福鼎市等6个市(县、区)成为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行“近邻服务”,完善助幼、助教、助医、助老、助困“五助”服务内容,打造“15分钟近邻服务圈”,让居民享受到更多专业、便捷、舒心的生活服务。政府公共服务在社区100%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实现事务办理、家政养老、文体娱乐等服务集中供给,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社区百姓得到社工的专业服务。2022年,全省持证社工达2.6万人、报考人数超过4.3万人,比2012年分别增长11倍和12倍。1101个乡镇(街道)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建成64个县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和社工总站,服务社区基层工作力量不断增强。(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潘园园)

相关新闻
福建多渠道培育医养人才

核心阅读 为推进医养结合,福建省从学校、机构、社会三个方面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与课程,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就近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加入养老护理员队伍……一系列举措,为医养结合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医生、护士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学治疗与护理,养老...

前8个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 同比增长10.6%

据福州海关统计,前8个月,我省外贸进出口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出口8061.1亿元,同比增长16.4%;进口5125.8亿元,同比增长2.6%。 一般贸易保持两位数增长。前8个月,我省一般贸易进出口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占同期我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6.8%。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596.5亿元,同比增长7.5%,占12.1%。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962.8亿元,同比增长19...

泪目!福建籍抗美援朝老兵“云”接战友回家

离家尚是少年身 归来已是报国魂 这条归乡路,他们走了72年 9月16日 88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在“双20托”载护卫下 踏上回家之路 国旗为盖 军机为架 礼兵为伴 大雨滂沱 山河含泪 搭载烈士遗骸的飞机缓缓降落在 沈阳桃仙机场 山河已无恙 君可缓缓归矣 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建 漳州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刘荣洪 在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 用手机收看第九批 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

台湾台东县发生6.5级地震  福建多地有明显震感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7日21时41分在台湾台东县(北纬23.05度,东经121.21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悉,除了岛上震感强烈,福建厦门、泉州、福州等多地亦有明显震感。(陈楚楚) 来源:人民网

17日,福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一、境外输入疫情 9月17日0~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0例(厦门市10例)。 当日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厦门市1例),解除隔离3例。 截至9月17日24时,福建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057例,目前住院122例,无死亡病例;现有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尚在隔离医学观察11例。 二、本地疫情 9月17日0~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