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赵龙在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二、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做好2022年工作

各位代表!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抓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工作,进一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出口增长8%,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7万吨。

上述主要预期目标,与过去两年我省平均增速相匹配,和“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要求相适应,综合考虑了国内国际形势和我省实际,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有信心、有优势、有基础。信心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多区叠加的政策支持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力保障,有全省4000多万人民团结一心、接续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勇立潮头,勇毅前行。优势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始终高度重视、关心关怀福建发展,在每个关键节点都亲自为福建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这是福建发展最为重大而独特的优势,我们一定能够始终坚定正确方向,厚积薄发,奋勇向前。基础在于,福建有红色、开放、文化、生态等深厚的底蕴和禀赋,福建人民有敢拼会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特质,福建经济韧性强、活力足、底盘稳,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只要我们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踏上新征程,面对新任务,我们要高举旗帜,始终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牢记嘱托,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统揽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切实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要勇担使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自觉把福建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去考量、去推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要砥砺前行,始终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施五大行动,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着力补齐我省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稳定增加财政投入,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加大留抵退税等政策,提高政策兑现便利度,引导企业加大投入,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8%以上。实施创新平台建设行动,建好福厦泉科学城,打造沿海科技创新走廊,高水平建设省创新研究院、省创新实验室,筹建半导体、海洋领域省创新实验室,加快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建设,积极引进大院名校等重大科研机构和大科学装置,新培育认定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施创新主体孵化行动,用好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大力扶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000家。实施体制机制创新行动,探索建立“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新模式,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社会投资机构等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坚持创新不问出身,深入推行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赛马”等攻关机制,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让有作为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励创新创造;在全产业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精准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2000名以上,鼓励更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生产车间里、田野大地上。实施创新人才培育行动,下大力气培养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分行业分领域大力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并在薪酬、住房、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方面给予优厚待遇,促进人才团队集聚,安其心、尽其能、乐其业。人才政策要具体可兑现,不能只讲原则,不考虑操作,不能规定得光鲜亮丽,兑现起来困难重重。

推进六大工程,高质量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进支柱产业提升工程,打造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促进中沙古雷乙烯、万华化学(福建)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建设。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工程,支持鞋服、食品、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组织实施省重点技改项目500项以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宁德时代扩产能、厦门钨业锂电池正极材料、钜能电力高效太阳能电池、莆田华峰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工程,强化全省统筹,推动汽车、石化等重点产业功能分区、集中集聚,引导重大石化项目向古雷石化基地布局。推进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工程,围绕产业链打造一批创新型生态型大企业集团,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以上,让更多“独角兽”“瞪羚”“小巨人”企业在福建奔腾涌现。推进质量、标准、品牌联动工程,让“福建制造”叫得更响、走得更远。

做足四篇文章,高起点培育经济新动能。全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坚持把数字福建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办好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暨第二届数博会;推动数字产业化,新布局推广一批5G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和应用,打造一批数字产业化公共支撑平台,培育扶持一批数字化龙头企业;推动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产品服务,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2.6万亿元以上。着力拓展海洋经济新空间,深入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建设福州、厦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福州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莆田国家级海洋牧场,支持发展海上风电、海底储油、海洋信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建设国家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2万亿元以上。着力壮大绿色经济新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建设国内领先的电动船舶研发制造基地,发展新能源工程机械,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稳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构建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着力打响文旅经济新品牌,加快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强化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利用,实现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增长25%以上、国内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建设好平潭国际旅游岛,推动厦门植物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永定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叫得响、串得起来、山海相连的旅游精品,让广大游客乐得来、留得住、游得好。

提速第三产业,高标准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激发更大的活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源头活水”。深化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加快建设福州、厦门国家物流枢纽。积极培育工业设计、共享制造、定制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多渠道增加健康、养老、育幼、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让人民生活更加舒心、更有品质。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高效能培优民营经济。在全省掀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热潮,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民营经济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民营企业家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自己人,要持续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定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不断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支持泉州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不合理限制,加大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出台新的减负纾困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加快发展,支持福州、厦门等地区开展小微创业者激励计划试点。用好人行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压降综合融资成本。深入实施闽商回归工程,吸引更多企业家来到福建、投资福建,在福建兴旺发达。

需要指出的是,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务必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早谋划、早部署、早调度、早调整,全力以赴稳增长,确保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结果好、三季度态势稳、四季度冲劲足。坚持深入调研,第一时间了解企业需求,跟踪做好服务保障,帮助解决用工、用地、融资等难题,促进增资增产增效。加强政策储备和引导,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财政、金融、就业、产业、贸易、要素保障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改革举措和配套政策,早出快出新的政策,延续实施管用的政策,评估调整兑现不便的政策,该加码的再加码,确保真正惠企利民。实施好稳增长工作方案,发改、工信、商务、交通等各个部门协同发力,积极扩投资、促消费,全力稳外贸、稳外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压实各方责任,纵向上强化指导督促,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通报,定期晾晒考核,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横向上加强协调联动,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细化分解任务,抓好落地落实,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实现全年目标。

(二)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改革攻坚上有新突破。坚持改革不停顿,持续向改革要动力。深化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加强各项改革衔接配套和系统集成,提升改革综合效能。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坚持节约集约,支持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鼓励建设标准化厂房、多层厂房,探索“标准地”出让,扎实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坚决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推动数据共享,抓好数据梳理,加快数据应用,实现公共数据应汇尽汇,让数据资源随时可见、可用、可变现。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扩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面,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接续实施林业“八大工程”,稳定森林覆盖率,改善林分结构,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竹产业等高质量发展,提升森林质量20万亩以上。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推进省属企业新一轮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护权益释放活力。深化政府效能考评改革,切实提高公众参与度,政府做得好不好,要让人民群众来打分、让社会各界去评定。

在扩大开放上有新作为。坚持开放不止步,向开放要活力。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区提质,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协调联动,拓展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增效,培育一批高质量海外仓,做大市场采购贸易。抓住RCEP协定生效机遇,继续出台支持进出口政策,促进“买全球、卖全球”,稳住外贸良好态势。充分发挥福建“侨”的优势,增进与华侨和华裔新生代情感交流,创造一切条件引侨资、聚侨力、汇侨智,深化闽港闽澳合作。扎实推进厦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持续办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加强与东盟东亚国家经贸往来,继续开展国际友城交流,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推动出台高质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实施方案,扩大“丝路海运”品牌影响,建好海丝中央法务区、“两国双园”等标志性项目,推动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扬帆出海,行稳致远。

在激发内需上有新举措。坚持投资消费一体发力,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深入实施项目攻坚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推进轨道交通连片成网,加快福厦高铁、龙龙铁路龙岩至武平段等建设,推动漳汕高铁、温武吉铁路、龙龙铁路武平至梅州段等尽快开工,加快温福高铁、昌福厦高铁、厦漳泉城际轨道R1线等前期工作;推进高速公路网提质增效,加快厦门第二东通道建设,推动宁古高速、武沙高速等尽快开工,畅通省际边界节点路网;推进形成相互协调、干支结合的机场群布局,加快厦门新机场、福州机场二期扩建、泉州机场扩能等建设,推动武夷山机场迁建、龙岩新机场等尽快开工;推进全省港口布局优化、配置高效、功能整合,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做大做强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福州国际深水大港,加快建设海沧、罗源湾等港区后方铁路通道;推进“一河一网一平台”建设,加强跨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霍口水库、白濑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强化项目策划生成,加大民生补短板投资力度,聚焦城市更新改造、公共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系统梳理,重点打包,规模化推进,防止小、散、杂。强化要素保障,用好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招商引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紧盯产业链缺失环节、龙头企业、高新领域,继续组织各类招商活动,搭建央企、民企、外企招商对接平台,推动招商项目尽快对接落地;招商工作既要重视引进新项目,也要鼓励已有项目增资扩产,给予同等待遇。深入实施城乡消费提升行动,丰富“全闽乐购”形式内容,鼓励发展宅经济、夜经济、直播电商,催生新型消费热潮。推进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省级百大商圈错位发展。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增农村网商(店)3万家以上,鼓励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统筹做好福茶、福酒、闽菜、闽品、万福商旅等“福消费”文章,让我省的消费市场更加活跃起来,更加红火起来。

在营商环境上有新提升。全力打造“便利福建”,让福建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福地。推动出台《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轨道。在深化“放”上下功夫,结合实际继续取消或下放一批审批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梳理已下放事项,规范备案、补正、中介等行为,杜绝“体外循环”“隐性审批”,确保放得下;加强指导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接得住。在精准“管”上促公平,持续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差异化监管机制,完善跨部门综合监管和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强化对政府招商投资合作、招标采购、资源资产出让的公平性监督。在做优“服”上提效率,持续优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好政务信息“一张网”,完善“五级十五同”动态管理机制,推出更多的“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探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推进“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网通办”,实现线上服务“不打烊”、线下服务“不打折”。创新营商环境评估机制,加强数字化监测督导,以企业群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推行制度公开、流程公开、效率公开,把审批和服务全流程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推动诚信福建建设,依法规范失信惩戒,建设诚信社会;强化政策兑现,打造诚信政府,新官要理旧账。

(三)凝心聚力服务祖国统一,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深化经贸合作,突出以通促融。加快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强闽台融合研究、规划和政策设计,积极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福建样板。推动闽台科技协同创新,建好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涉台经济合作园区,促进闽台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特色现代农业等加快发展。搭建两岸行业标准共通信息平台,建设两岸能源资源中转平台,打造台湾大宗散货转运中心,支持平潭进一步健全覆盖职业资格、企业资质、商品检验的全链条采信体系,打造两岸物流贸易枢纽。跟进服务重点台资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台企在大陆上市。项目化推进与金门马祖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先行论证实施福建侧项目,促进厦金、福马率先融合发展,建设共同家园。

深化同等待遇,落实以惠促融。完善落实保障台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政策,加大惠台利民政策知晓、兑现、落地力度。扩大台湾地区专业技术资格直接采认范围,全面落实农业、金融、文教、医卫等各领域融合发展措施,惠及更多台胞台企。加快建设“数字第一家园”一体化服务平台,完善台胞医保服务中心、台胞台企服务专窗等公共服务平台布局。积极先行先试,深化“五个共同”,支持平潭打造台湾同胞“第二生活圈”。健全完善台湾青年来闽实习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加强政策解读和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台湾青年的获得感。

深化交流交往,着力以情促融。深入开展亲情乡情延续工作,深化寻根谒祖、信俗交流,加强闽台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交流,开展“福建文化宝岛行”,支持非遗文化、民间曲艺入岛。建好海峡两岸南岛语族考古教学实习基地,支持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促进闽台社区合作创新,创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持续办好海峡论坛,发挥海峡青年节、文博会等活动作用,吸引更多台胞以及台湾青年来闽追梦筑梦圆梦,让海峡隔不断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四)凝心聚力促进共同富裕,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

让群众增收渠道更加多元。收入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深入实施“四大群体”增收计划,鼓励勤劳创新致富,把“蛋糕”做大分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救助保障标准,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低收入群体;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弘扬福建人“乐善好施”精神,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就业一头连着老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要提质加力就业优先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支持,继续帮扶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做好根治欠薪工作;搭建线上线下对接平台,既帮助求职者就业,也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对稳岗和培训的支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以上。(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二版)

让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福建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和城区学位增补计划,新建、改扩建20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前教育学位4万个、义务教育学位6万个,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高城乡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多样化发展。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支持闽江学院、福州滨海新城职教城建设,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行业试点,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产业工人。实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计划,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多渠道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推进部省市共建厦门大学,推动福州地区大学城协同集聚发展。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缓解老年大学“一位难求”问题。持续加大“双减”政策落实力度,总结推广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升教学质量的经验,使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让健康福建惠及更多人民。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着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县域医共体、社区医院、护理站、“移动医院”,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的健康服务;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三个一批”项目,组织千名医师下基层,壮大基层医疗队伍。着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力加强中医院建设,做优做强“片仔癀”“福九味”等福建中医药品牌。着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实施公共卫生补短板行动计划八大项目,高质高效组建省市县疾控局,改善各级疾控中心设施装备,促进医防融合。着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优化生育政策,新增普惠性托位1.5万个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生育二孩、三孩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着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建设更多体育公园、社区“运动角”,实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提升、短板项目振兴、后备人才培养“三大工程”,办好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和第17届省运会。

让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有力。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补齐公办养老机构短板,鼓励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建设,每个县市区建有1所以上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以上,新改扩建70所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推广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经验,建设长者食堂300个以上,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户以上,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加强护理员、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鼓励企业开发适老产品,培育发展旅居养老、生态康养等新业态。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职工医保省级统筹调剂制度,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重大疾病保障工程和医保服务示范工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优抚工作,推动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鼓励探索新发展模式,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以上,让更多新市民、低收入群众住有所居。

让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兴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强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典范城市,让文明新风吹遍八闽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推动重点地区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错时延时开放、校园体育设施有序开放。充分发挥世遗大会溢出效应,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保护好福州古厝等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支持泉州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的典范城市,支持厦门、莆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办好第三十五届金鸡奖、中国电视剧大会等活动,推动厦门、平潭、泰宁等影视基地联动发展。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档案、地方志等事业,提升新型智库服务决策能力。

(五)凝心聚力打造美丽福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持续深化生态省建设。建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力推广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筼筜湖治理、木兰溪治理等经验,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突出机制创新,推进南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等改革,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更多福建经验。突出绿色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化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示范,发展抽水蓄能,推动电化学、氢能等新型储能设施建设。突出综合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系统推进闽江、九龙江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点海域海岸带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批重大工程。突出污染防治,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完成第二轮省级例行督察,把老百姓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好;更高标准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强省会战略,高质量建设福州新区,促进福州都市圈加快发展,带动闽东北协同发展。支持厦门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持泉州建设智造强市和海丝名城,促进厦漳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带动闽西南协同发展。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支持龙岩、三明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健全县市区发展评价激励机制,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持省际接壤县域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复制先进做法。加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做好援疆援藏工作,把闽宁协作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跟踪脱贫及困难群体,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850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更多特色产业百亿强县、十亿强镇、亿元强村。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一村一品”建设,鼓励发展沙县小吃等特色富民产业,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20个以上突破性新品种,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推进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推进500个以上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老百姓生活在更加宜居宜业的乡村、绿色美丽的乡村、文明和谐的乡村。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编制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完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城市风貌。实施城市更新工程,重点推进老旧小区、街区、片区整体改造提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实施新区组团工程,统筹推动地上地下一体开发,高标准推进城乡结合部、重要交通节点集中连片开发。实施生态连绵工程,系统建设沿海、山区生态连绵带,提升改造滨海风景道、福道、生态廊道、郊野公园,推动串点连线成网。实施交通通达工程,建设一批高快一体化项目、地铁项目、全域慢行系统项目。实施安全韧性工程,持续加强危房排查整治,加快城镇燃气设施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海绵系统,打造一批无障碍示范区。在城市建设中,要保护好自然形态,留住历史文化,突出风貌特色,尊重人民群众感受,大家一起努力,在八闽大地建设更加美好的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公园城市。

(六)凝心聚力建设平安福建,着力实现安全发展

强化社会治理。全面开展“八五”普法工作,促进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最多投一次”阳光信访工作机制。深化“近邻”党建模式,打造和谐社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得到更优的服务。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让治理能力深达每个基层、各个角落。积极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打击治理。加快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做好关心下一代、老体协等工作。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依法履行国防职能,全力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深化双拥共建,创建命名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推进福建革命军事馆建设,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让军民鱼水情更深、意更浓。

强化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完成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抓好城镇燃气、危化品、消防、矿山、房屋和工程施工、道路运输、水上和渔业船舶、景区和非景区景点等领域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着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成省应急指挥中心和大数据平台,推进“平安家园·智能天网”建设;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加强极端天气应对,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保障能源资源等初级产品供应,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着力保障粮食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90万亩以上。压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储备能力,巩固提升粮食、油料、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风险防控。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防止野蛮生长。密切关注基层财政运行风险,稳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增量。高度警惕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方针,压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强化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外来入侵物种防控。

需要强调的是,面对世纪疫情冲击,我们必须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好疫情防控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突出科学精准、快严实细,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严格入境人员全程闭环管理和高风险职业人群风险管控,从严从紧落实风险人群区域协查,做好“人、物、环境”同防。强化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管理,突出抓好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和集中隔离点管理,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强化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网格化标准体系,深入细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服务好人民群众。有序推进疫苗接种,支持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强化应急演练和培训,完善疫情防控平急一体化工作机制,提高监测发现、组织动员、专业处置、技术保障能力,全力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网络中国节·春节】衣食住行全面保障 春节“福游”开心安心

台海网1月29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福建省政府新闻办1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春节期间文旅活动安排及有关工作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春节市场保障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春节游福建开心又安心。 20220张“福游卡”让市民享门票优惠 从1月27日至2月15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信公众号“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上...

好消息!福建试点开展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

若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过程中有疑问,可拨打电话咨询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 省本级:0591—12345转6 福州:0591—12345转7 厦门:0592—12333 宁德:0593—12345转医保 莆田:0594—12345转2 泉州:0595—12345转1再转2 漳州:0596—12345转医保 龙岩:0597—12345转医保 三明:0598—12345转医保 南平:0599—12345转医保 平潭:0591—12345转医保 【来源:“福建医疗...

福建:确保“春节”期间粮油市场供应

东南网讯 记者在省发改委一季度“开门红”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春节”“两会”期间,福建省144家粮食加工企业和1469个应急供应网点可随时开工生产或开门营业,确保粮油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福建省粮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志松介绍,为做好“两节”“两会”期间粮油保供稳价工作,福建省从元旦起加强粮油市场价格监测,启动了“一日一报告”工作机制,并专门制定应急...

“先预约、后出游”!福建多景区博物馆发出联合倡议

台海网1月27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日前,包括福建土楼(永定·南靖)旅游景区、太姥山、古田旅游区、鼓浪屿等省内多家景区、博物馆(后附长图可查询详细名单)联合全国300余家景区,向旅游行业和市民、游客发起联合倡议,号召“先预约、后出游”。 据了解,考虑当前的疫情防控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