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5月17日电 题:福建:念好高质量发展的“山海经”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创新引领水平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获批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森林覆盖率连续42年全国第一,生态环境保持高质量;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山海兼具,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巨大。通过念好“山海经”,既要发展“高素质”,又要生态“高颜值”,福建省着力建设均衡发展的幸福之地。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无人机照片,2020年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创新引领 经济发展“高素质”
5月14日,一年一度的“晋江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再次召开。晋江市在会上宣布,将安排30亿元奖励扶持资金,“全领域、全周期、全链条”搭建创新大舞台。
作为我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泉州晋江在纺织鞋服、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领域特色明显。
近年来,传统制造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巨大压力。晋江的制造企业也纷纷以科技创新、智能化生产等方式迈向产业升级路。
安踏体育在2020年新建一座智能工厂,借助数字技术,工厂实现了自动化裁剪、一体化物流、智能分拣整箱等十几项功能。
安踏集团同安智能工厂改造项目经理钟学良介绍,传统服装工厂每一条生产线都是自己备料,而新工厂的50多个品类的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同时运转生产,大幅度提质增效。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传统制造融合数字技术,让福建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强,新生产、新营销的水平有效提升。
安踏体育的智能工厂生产车间。 新华社记者邰晓安摄
近日,计划投资110亿元的高端聚酰胺项目签约漳州古雷石化园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福建民营经济发达,但长期以来,传统产业比重偏高、产业结构偏轻等发展短板明显。围绕“产业优”,福建省一方面鼓励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提质升级,同时也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是福建省的三大主导产业,近年来福建省壮大主导产业动作频频。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石化产业形成“两基地一专区”,一批重大项目投产,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奔强,“填芯补屏”向“增芯强屏”跃升;机械装备产业加快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成果展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兴起,截至2020年,福建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45%左右;海洋生产总值“十三五”年均增长10%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6%。
在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