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归英才八闽行项目签约暨留学人员项目路演对接洽谈会现场
台海网10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10月14日上午,由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2020年海归英才八闽行项目签约暨留学人员项目路演对接洽谈会在福建会堂举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海外中国留学人员心系祖国,主动捐资捐物,热情关心和支持国内的抗击疫情斗争,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浓浓的爱国、报国之情。在广大的留学人员中,不乏拥有一颗报国赤子心之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报效祖国的承诺与担当。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一直以来,省人社厅及其下属福建省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中心积极开展前期调研和需求摸底,充分发挥留学人员优势,服务八闽大地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向基层输送人才技术,对接项目落地,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天会上,三位留学人员助力精准扶贫代表发言,从切身出发介绍了如何利用自身技术手段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绿色水产养殖 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福建省海洋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养殖是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奔小康,集美大学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鳗鲡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江兴龙教授长期致力于科技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山区和滨海渔村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水产养殖,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集美大学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鳗鲡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江兴龙教授
在连城县松洋村,汪兴龙教授指导村民黄显钟开展“一稻一渔”模式,每年只种一季稻,用于解决口粮问题,同时在稻田里开沟和挖5%~10%面积的小坑塘开展稻渔兼作,待稻子成熟收割后,稻田四周田埂再加高并注水,形成一个临时池塘,从而更好地高产养鱼,进行稻渔轮作。一亩稻田可养600到1000斤的鱼,增加收入千元。
据了解,该模式不仅让农民比单纯种稻增加了4倍以上的收入,实现脱贫,且提升地力和稻渔产品质量,耕田与养殖相得益彰。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养殖脱贫案例迅速在全省推广,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与此同时,汪兴龙教授还指导连城县松洋村村民开展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甚至“自掏腰包”补助村民购买鱼苗,促进技术推广;指导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等发展鳗鱼绿色养殖,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养殖尾水环保排放,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与保护绿水青山并举。
人工智能+竹加工产业 助力农业企业发展转型
福建省是全国最大的竹林产区。当前,竹子逐渐代替木材成为家具等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材料。但当前竹加工缺乏行业标准,竹片缺陷种类繁多,仍依靠人工进行分拣,人工成本高且误检漏检概率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三明帝视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将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技术有效应用于竹加工产业,通过传统算法与AI算法相结合,高效检测缺陷,降低报废率;运用高精检测装置配合可调机械手节约人力物力,提升日常量;搭建工业级混合数据云平台,增大数据集体量、提高准确率。
三明帝视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高钦泉
“希望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更多的农业企业进行发展转型。”三明帝视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高钦泉表示。
据了解,三明帝视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引领人工智能和工业视觉前沿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人民政府重点引进的第一 个人工智能项目。目前,帝视科技已为三明、南平等竹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有效为其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高板材合格率及原材料利用率。
“田管家”模式 助力精准扶贫
一直以来,福建亿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打造与推广“建莲”品牌。其打造的“互联网+莲产业+n产业”项目获得省人社厅、省发改委的2017年福建省互联网经济优秀人才创业资金支持。
2020年,亿荷网络在濉溪镇大源村拓展村企合作,以土地流转方式并引入“田管家”模式建立的首个生态有机莲基地“坪上梯田莲海生态有机莲基地”,通过发挥公司的行业龙头和农户传统种植优势,打造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有机绿色莲子基地,进一步提升建莲生态食品品牌、巩固全国最大最美的梯田莲海品牌。
福建亿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帅文介绍,通过村企合作和“田管家”模式,坪上小组农户不仅可获得相对稳定且较高的土地流转收益,减少种植投入和管理风险,而且还可以通过入股分红、反包莲田种植、优先安排务工等方式增加工资性、财产性收入。农户可享受公司提供的相关技术培训、科技支持,不断提升农户种植管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来源:新福建 文/图:王焕茹 李舟蕤 童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