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14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日前,福建省各级消委会受理投诉情况统计显示,2020年上半年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349件,解决9656件,解决率93.3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049.63万元,其中属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34件,得到加倍赔偿额6.99万元,提供案情后由政府有关部门罚没款100.61万元,接待来访、接受咨询67867人次。疫期预付式消费纠纷问题频发,“直播带货”在带来购物便利的同时,质量问题、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假冒伪劣、售后维权等问题的投诉也在不断增多。
2020年上半年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消费投诉高居首位
2020年上半年投诉中,根据投诉性质划分(按投诉量递减顺序排列):质量问题2399件,占投诉总量的23.18%;售后服务问题1522件,占投诉总量的14.71%;合同问题1309件,占投诉总量的12.65%;虚假宣传问题603件,占投诉总量的5.83%;价格问题350件,占投诉总量的3.38%;假冒问题289件,占投诉总量的2.79%;安全问题139件,占投诉总量的1.34%;计量问题63件,占投诉总量的0.61%;人格尊严问题3件,占投诉总量的0.03%;其他问题3672件,占投诉总量的35.4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与合同问题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三者占投诉总量的五成以上。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20年上半年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消费投诉高居首位,售后服务问题及合同问题引起的投诉紧随其后,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
2020年上半年全省消委会共受理消费者商品类投诉6130件,占投诉总量59.23%。从商品类投诉来看,因今年初受疫情叠加春节假期,致使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导致医药及医疗用品类和食品、烟酒类等民生消费品投诉成为热点。
消费者服务类投诉4219件,占投诉总量40.77%。从服务类投诉来看,因疫情的影响,线下教育培训和旅游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导致相关纠纷增加;同时,卫生保健服务问题凸显。
疫期预付式消费纠纷问题频发
2020年上半年,售后服务类投诉1522件、合同类投诉1309件,二者占了总投诉量的27.36%,居性质类投诉排名的前三名。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预付式消费合同在履约时出现了困难,由此触发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疫期暂停营业退费纠纷、服务方式变更、使用期限受限以及商家关门或倒闭四个方面。办理预付卡时,消费者最怕商家倒闭、跑路,自己的钱打了水漂。而因为疫情,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例如:2020年4月10日,三明市尤溪县一消费者反映其2019年11月份在三明市尤溪县城关镇东方商业广场dl(鼎凌)健身俱乐部充值7788元购买健身卡,现商家关门停业,消费者要求商家退还费用,但商家拒绝,故消费者向尤溪县城关消委会求助。经调查,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属实。疫情发生后,该健身馆难以为继,已不具备向办卡人提供消费服务的履行能力,导致服务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了。经调解,该身俱乐部为消费者找到另一家健身馆延续服务,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
福建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理性维权;尽量选择规模较大、开业时间较长的商家,一次性不要充值太高金额,并与商家签订好协议;遇到问题及时与商家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应及时收集好证据向当地消委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果商家是恶意卷款跑路的,还要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