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在八闽大地,有这样一群人,或挺身而出为前线医护人员解忧助力,或在社区帮隔离人员买菜、为居民测量体温排查登记……他们职业不同、年龄各殊、口音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志愿者。
作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这些处处涌动的“红马甲”,如一缕缕阳光,汇成并肩战“疫”的一股暖流。
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让我们用镜头定格这些志愿者的身影,记录他们在抗击疫情中的坚守与奉献。
“医二代”,用心把守门诊大厅
“您好,请配合测量体温。您哪里不舒服、要去看哪个科的医生?”近段时间,就医者一走进省立医院金山医院门诊大厅,一位小伙子就会迎上前来。他戴着外科帽子、口罩,绿色隔离衣外的“红马甲”格外鲜艳。
这位“医二代”叫彭连李,是一名预检分诊志愿者。“爸妈都在防控一线,我一开始只是待在家里,通过微信朋友圈帮助联系捐赠物资。”他说。
1月26日,他听说母亲所在的福建省立医院有一批医护人员出征支援武汉,医院需要人手帮忙,就立刻报名加入疫情防控志愿队。四天后,他站上金山医院门诊大厅的预检分诊台。
彼时,预检分诊台已前置到门诊大厅入口处。寒风中,他要在每一位就医者进门时上前招呼,测体温、询问是否有湖北接触史,并按就医者需求进行导诊。
“此前虽有家教、支教经历,但从未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触这么多陌生人。面对部分拒不配合的就医者,依然有些措手不及。”他说。
“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他们就医心切,进门时被拦这么一下,还要接受询问,发点脾气也能理解。所以,我只能更加耐心,相信一定会得到他们的配合。”彭连李这样鼓励自己。
每天上午8点准时上岗,一站就是4个小时,高峰时要对100多位就医者预检分诊,可他没说过一声累。
“有天上午,进来一位阿姨,她不是要来看病,而是来给医护人员分发糖果,还一直说‘你们辛苦了’。”这让彭连李心里暖暖的,觉得工作再累都值得。
爱心社工,社区防线的“专业雷锋”
“张姐,早上好!今天的菜给您送来了!”3日一大早,晋江的社区志愿者黄芳就来到隔离群众家敲门。
“太感谢了,你们真是活雷锋!”
“不客气。麻烦您和家人再配合量一下体温,有没有不舒服?”
“暂时感觉都挺好,就是小孩一天到晚只会玩手机,愁死我了。”
“我下次过来给您带几本绘本,您陪孩子讲讲故事。”
“谢谢你们!”
作为奔走在社区防控一线的志愿者,黄芳还有个身份——晋江市启航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虽然不能身赴前线,但守护社区、关爱邻里,我们也可以尽一份力。”她带领社工团队主动请缨,协助社区做好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社工们化身“心理卫士”,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义务为居民服务。
增强社区凝聚力、营造和谐正能量,也是社工一大优势。黄芳带领社工团队在社区居民微信群内积极开展“用爱传递 为武汉加油”等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得到居民热烈响应。
社工们还发动居民互助,帮忙摸排更多有需要帮助的居民,尤其是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等,通过网络畅通居民求助、互助渠道,及时发现诉求,链接资源跟进回应。“前几天,我们收到一家爱心企业捐赠的蔬菜,立即优先给社区的困难群众送过去,让爱心传递更精准。”黄芳说。
记者从福建省民政厅获悉,疫情发生以来,全省200多家社工机构、1700余名社工发挥扎根社区、熟悉社区的优势,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覆盖400余个城乡社区,开通了150余条心理咨询和援助热线,带动6.5万名各类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成为战“疫”中一股暖流。
战“疫”天使从武汉送来“小纸条”
“有你们帮助给我家孩子辅导,我在这里工作很安心,谢谢!”
这是护师林峰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发来的一张“小纸条”,感谢对象是福州大学两位学生陈雨虹和刘露露。
1月27日,林峰作为我省首批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队员出征武汉,可放心不下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
没想到,十天后,女儿一下子有了两位老师。每周日、周一、周四,老师们分工合作,对女儿进行语文和英语在线辅导。这下,林峰放心了。
“我是2月13日领到‘我的小朋友’的。”陈雨虹说,校团委一发出“前线有你,后方有我”千人家教服务项目号召,自己就报了名。竞争很激烈,当天报名人数过千。
她回忆道:“我们上岗后,每周都要填写一份授课档案。除了我们这些家教志愿者,还有专门负责回访、盯教学质量的志愿者。”
“为了教得更好,我们采用小组式备课。”陈雨虹说,面对小朋友“加强拼音”“扩展知识面”等需求,还特别注重引导孩子快乐学习。上课时,多举例子多提问,调动她学习的积极性。
“小朋友善解人意,让我们很心疼。”刘露露说,第一次授课时,发现孩子在打瞌睡,几经了解,发现她每天都在等爸爸回到住处给她打电话,很疲惫。
“我们在家里担惊受怕,反而会让爸爸牵挂。所以,我们专心学习,才能让爸爸放心哦。”在她的疏导下,孩子又振奋起来。(记者 储白珊 潘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