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要闻  >> 正文

一口闽菜一口乡愁——“舌尖上的福建”走向世界(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育人才——研究保护将闽菜“传下去”

相比于其他几大著名菜系,目前闽菜文化研究相对落后,闽菜从业人员教育层次参差不齐,大量闽菜名店历史、名厨传奇以及名菜制作要点,尚未以文字的方式整理归纳。加强闽菜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闽菜文化和技艺的研究保护,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省商务厅的支持与推动下,去年底,福州聚春园集团与福建商学院携手创建了福建省首个本科院校烹饪产业学院——聚春园烹饪学院,致力于为闽菜产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推动闽菜产业转型升级。今年4月,福州旅游职专与福州聚春园集团携手启动了“闽菜传承与创新”产教融合项目,八位闽菜大师进入校园,将通过“现代师徒制”把一身闽菜技艺向学生们倾囊相授。

商务厅还通过举办全省烹饪职业技能竞赛,支持各地市各类烹饪大赛,挖掘、交流、培养闽菜人才。在第26届中国厨师节期间,我省选拔的厨师有9人次获中华金厨奖、40人次获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勋章、5人次获金质勋章奖、2人还荣获“十大厨王奖”殊荣。这些最优秀的厨师们,也纷纷走进了福建商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课堂,闽菜的人才队伍建设由此迈上了新台阶。

闽菜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与保护,一个也不能少。2017年9月,福州市闽菜博物馆投入使用,博物馆分为“名人与聚春园”、“闽菜名人堂”、“闽菜简述”以及闽菜文化展区等四部分,以文化为滋养,让闽菜味更浓。2017年底,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福州市闽菜技艺文化保护规定》,对闽菜的制作技艺、传统饮食习俗、传统品牌以及相关的代表性资料和实物等进行保护,成为全国首部以菜系文化保护为内容的地方性法规。2018年5月,福建省闽菜技艺研究会联合有关协会、企业共同发起“闽菜文化复兴”行动,鼓励、支持餐饮行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闽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项目。目前,沙县小吃制作工艺、佛跳墙等列为省级非特质文化遗产,罗世伟、杨伟华列入佛跳墙非特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福清番薯丸、武夷熏鹅、莆田妈祖筵席、宁化擂茶等多项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省商务厅委托省餐饮烹饪协会,组织全省力量搜集、整理闽菜技艺和文化,从理论上完整系统地发掘梳理闽菜饮食文化;并在全省各市、县逐级甄选的地方代表性菜肴、小吃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闽菜菜品体系,精选出有闽菜代表性的100个菜肴、100个小吃,编印成《中国闽菜精粹》一书,制作“闽味一百”烹饪技艺教学视频,推动更多境内外的厨师和群众了解闽菜、制作闽菜,扩大闽菜品牌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了闽菜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政企携手、校企合作,从行业到协会,从人才培养到技艺传承,多方努力之下,闽菜不仅能守正创新地“传下去”,还将昂首阔步地“走出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龙岩:土楼寄乡愁,古技盼传人

下洋镇初溪土楼群   夯筑土墙。   移动墙枋。   徐松生(中)与工友们在一起。 (资料图片)   徐松生在维修土楼。 台海网7月2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66岁的徐松生头发花白,作为国家非遗土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他,这些年总不免感叹,自己虽身怀绝技,却没有了用...

闽菜登上世界级饭局 揭秘“福建第一冷餐会”

台海网7月9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聚春园佛跳墙、厦门姜母鸭、漳州酱牛肉、崇武蒸鱼卷、白切莆田羊、武夷熏肥鹅、长汀香豆腐、平潭鱼丸仔、建宁酿莲子……7月5日举办的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动,这几天刷爆福建人的朋友圈,活动中的冷餐会,让1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20多位驻华外交官...

山西小伙为爱来台:化乡愁为乡味

新华社台北7月4日电(记者石龙洪 何自力)“太惊艳了,吃得好过瘾”“很香、很麻,吃了还想再吃”……台湾新北市新店区光明街新开了一家山西面馆,食客好评如潮。   面馆老板李江是个山西小伙,因缘分垂青加上对爱的坚持,他与台湾姑娘张雅琪相爱成家。为与妻儿团聚,他放弃大陆事业,来到台湾从零开始。   张雅琪曾到大陆旅游,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李江。随后一年...

台湾摄影人走进浙江乡村:光影忆山水 映像载乡愁

中新社浙江丽水6月12日电 题:台湾摄影人走进浙江乡村:光影忆山水 映像载乡愁   作者 郭其钰   当得知“缙云”一词来源于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名号时,拍过了这里山山水水、村落庭院的台湾摄影家们更加认为,这个位于浙江南部的县城唤醒了每个人记忆深处的乡愁。   11日至12日,来自台湾的十余位摄影爱好者走进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与当地摄影人一起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