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6月30日,一个早前搭乘“中远之星”轮从台中抵达厦门的台湾货柜,转乘中欧班列(中俄建发专列)启程前往莫斯科。这是厦台客货滚装航线首次携手中欧班列,将台湾货物经厦门发往俄罗斯,打通了一条新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
福建,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今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借海丝东风,发挥面向台湾、东盟前沿的区位优势,着力开拓发展空间,与世界联系更紧密。
近年来,福建通过实施丝路海运、丝路飞翔、国际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境外经贸合作重点园区建设、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扩大国际朋友圈等七大标志性工程,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促进海丝核心区建设从“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
互联互通,筑起“桥头堡”
6月下旬,随着第三批命名航线发布,“丝路海运”开通半年来,航线已增至50条,加盟助阵的港航物流企业超过100家。
以星综合航运(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总经理陈志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内航运企业自发开辟大量海丝航线,但大多是单兵作战,有必要构建一个国际贸易航运服务新平台,以汇聚业内各领域资源,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去年12月,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丝路海运”应运而生。
半年来,丝路海运航线业务持续增长,截至6月10日,第一、二批共34条命名航线共开行593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6.28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0.07%。
“到2025年,丝路海运将实现经停我国沿海港口的国际集装箱海运企业基本加入联盟,航线覆盖我国沿海和海丝沿线主要港口。”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丝路海运将打造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相得益彰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通道。
丝路扬帆,通达四海。2018年,福建新开辟13条集装箱国际航线,全省集装箱国际航线达134条,通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个港口;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58亿吨,同比增长7.3%,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81个。
空中通道,更加密集。2018年,开通福州直飞巴黎等国际航线,全省机场国际航线达55条,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4944.69万人次,同比增长14.6%;货邮54.41万吨,同比增长3.65%。
联运通道,更趋完善。不断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建设,发展出海铁联运,促进海陆丝绸之路有效对接。2018年开行中欧班列176列,通达杜伊斯堡、波兹南、布达佩斯等十余个欧亚大陆城市。